行業資訊 電子元器件 資訊詳情
固態電池產業化提速:技術突破與市場爆發雙引擎驅動
 電池 2025-05-22 12:33:32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資本市場對固態電池的關注度持續升溫。5月21日,A股固態電池板塊集體走強,海辰藥業、領湃科技等7隻個股漲停,靈鴿科技、武漢藍電漲幅超10%。這一表現背後是技術端的突破性進展與產業化的加速落地:中國科研團隊在固態電解質失效機制研究上取得關鍵成果,多家企業宣布中試線投產及產品測試進展。作為動力電池下一代核心技術方向,固態電池正從實驗室向規模化應用邁進。

  一、技術攻堅突破 短路機制研究助力產業化進程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電池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中科院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聯合國際團隊通過原位透射電鏡技術,在納米尺度揭示了無機固態電解質的短路演化規律。研究發現,利用柔性三維聚合物網絡與無機電解質複合的新結構,可有效抑制鋰枝晶引發的安全風險。該成果5月20日發表於《美國化學會會刊》,為解決固態電池界面穩定性難題提供了理論支撐。同期數據顯示,國軒高科已建成國內首條0.2GWh全固態電池中試線,並同步推出能量密度達300Wh/kg的准固態電池產品。

  二、「半固態過渡+全固態突破」戰略加速落地

  當前產業採用分步推進策略:半固態電池率先實現量產應用,全固態技術持續攻關。寧德時代、國軒高科等企業已布局數十家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方。在高端車型領域,智己L6 Max光年版、蔚來ET7等C級車搭載的半固態電池系統,將續航里程提升至1000公里級別。行業觀察指出,30萬元以上的高價車型對成本敏感度較低,成為新技術落地的理想試驗田。

  三、多場景應用拓展 構建能源技術新生態

  除了新能源汽車領域,固態電池在低空經濟等新興市場展現潛力。贛鋒鋰業已形成全鏈路布局,在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測試中,其固態電池使續航時間提升60%-90%。2024年11月完成的EH216-S試飛驗證了技術可行性,為未來載人飛行器發展奠定基礎。消費電子領域同樣受益於高能量密度特性,手機、無人機等設備有望迎來更長續航解決方案。

  四、政策與市場雙輪驅動 產業化節點漸近

  國家層面持續加碼支持力度:2025年4月工信部將全固態電池標準制定納入年度計劃,發改委在「十四五」新材料專項中明確支持技術研發。行業預測顯示,半固態電池綜合成本有望於2035年前降至0.4元/Wh以下,當全固態電池產能突破10GWh規模後(預計2030年),電芯價格將下探至1元/Wh區間。技術路徑方面,硫化物電解質路線成為主流方向,但界面穩定性、量產工藝等問題仍需攻關。

  五、挑戰與機遇並存 技術疊代重塑產業格局

  當前固態電池發展面臨多重考驗:材料體系尚未完全統一、設備國產化進程待加速、大規模生產驗證周期較長。以國軒高科為例,其全固態中試線雖實現100%國產化率,但量產仍需數年時間。然而行業共識已形成——2026年動力電池新國標的實施將倒逼技術升級,而固態電池正是滿足更高安全標準的核心路徑。

  總結: 從實驗室突破到產線貫通,固態電池正經歷關鍵轉折期。資本市場熱度反映產業信心提升,技術研發與場景拓展雙輪驅動下,2027-2030年將迎來規模化應用窗口。儘管成本控制、工藝優化等挑戰猶存,但作為下一代能源存儲技術的核心方向,其重構動力電池競爭格局的潛力已不容忽視。隨著車企加速布局、政策持續加碼,固態電池有望在新能源革命中書寫新的產業篇章。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電池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