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糧油 資訊詳情
大米市場震盪:日政策調整遇冷與韓米價格衝擊加劇
 大米 2025-05-22 15:22:01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22日)

  近來日本國內大米市場呈現多重波動。在政府政策效果受阻的同時,韓國大米憑藉顯著的價格優勢迅速搶占鄰國消費市場,甚至引發跨境採購潮。這一系列動態不僅折射出區域農業貿易格局的悄然轉變,更凸顯了價格競爭力對消費者選擇的根本性影響。

  一、日本國內儲備米政策遭遇"信任危機"

  日本政府本月初(5月21日)宣布調整大米投放策略,此前通過公共渠道釋放的戰略儲備米未能有效平抑市場價格或緩解供需矛盾。數據顯示,儘管官方持續投入庫存調節市場,但消費者對國產米的購買意願未見顯著提升,政策效果被業界評價為"不及預期"。這一背景促使相關部門緊急啟動政策優化程序,試圖在保障農戶收益與穩定終端價格間尋求新平衡點。

  二、韓國大米異軍突起:價差60倍出口量激增

  在日韓自貿協定框架下,韓國上月重啟對日本的大米出口後,市場反應遠超預期。截至本月21日統計顯示,短短不足五周時間內,韓國對日出口量已達到此前35年禁令解除前的60倍水平。價格優勢成為核心推動力:同規格20公斤裝韓米零售均價僅需人民幣約294元(56,147韓元),而日本同類產品單價高達其三倍以上。這種懸殊價差直接動搖了消費者對本土品牌的忠誠度。

  三、跨境"背米潮"揭示消費新趨勢

  價格落差催生出獨特的區域經濟現象:今年第一季度,經由機場和港口入境日本的個人攜帶大米總量已達1,855公斤,這一數字已超過2024年全年總和。大量日本遊客在赴韓旅行時選擇採購大宗米糧,不僅通過行李箱運輸,甚至出現專業代購服務。這種"逆向進口"行為折射出消費者對性價比的極致追求,同時也暴露了日本農業政策面臨的結構性挑戰。

  結語:價格戰背後的產業反思

  從政策失效到跨境採購潮湧動,當前大米市場的劇烈波動揭示著區域農產品競爭的深層矛盾。韓國憑藉成本優勢快速填補市場空白,而日本在維持傳統農業保護模式與適應消費趨勢間仍需艱難抉擇。未來兩國如何平衡農戶利益、調整貿易策略,或將決定東北亞糧食產業格局的長期走向——這不僅是價格數字的遊戲,更是關乎民生保障和產業升級的戰略課題。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大米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