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日國內藥企達成的60億美元海外授權交易引發行業震動,製藥板塊持續活躍。5月21日,中證製藥指數延續漲勢,成分股如康弘藥業強勢漲停,恆瑞醫藥等龍頭集體上揚。這一現象背後,是政策利好疊加創新成果釋放帶來的市場信心修復。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製藥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5月21日製藥板塊表現亮眼,中證製藥指數漲幅超1%,成分股普漲。康弘藥業封死漲停板,神州細胞飆升7.3%,科倫藥業、海思科等創新藥企業股價顯著上揚,市值達3500億元的恆瑞醫藥亦上漲近3%。此次市場熱度源於三生製藥PD-1雙抗藥物60億美元級別海外授權合作的持續發酵,該交易創下中國生物藥出海新紀錄,彰顯國際資本對中國創新藥研發實力的認可。
自2024年以來,國家層面密集出台創新藥全產業鏈支持政策,包括醫保基金預付、集采規則優化及丙類目錄調整等"政策組合拳"。根據公開數據披露,2018-2024年間新增藥品協議期內銷售額僅占醫保支出的2%,顯示市場擴容潛力巨大。政策環境改善疊加行業創新突破,正推動中國從仿製藥大國向創新藥強國轉型,為板塊長期增長注入確定性。
國內首隻聚焦"化學藥+生物藥+中藥"的純製藥指數ETF將於5月26日獨家開售。該產品精準覆蓋三大核心賽道,既包含創新藥驅動的成長動能,又通過中藥板塊平衡波動風險。中證製藥指數作為基準,剔除醫療器械、CXO等非純粹製藥領域,與醫療主題形成互補配置價值。發行資料顯示,該ETF將助力投資者高效布局30餘家行業龍頭,共享中國製藥全球化進程紅利。
隨著更多藥企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創新成果商業化轉化效率將持續提升。當前已有數十個國產創新藥在海外開展臨床試驗,預計未來三年將有超過20款藥物進入FDA審評階段。這種國際化進程不僅帶來業績增量,更倒逼國內研發體系升級,加速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鏈集群。
總結展望:政策紅利與資本賦能共振
製藥行業正處於創新突破與產業變革的關鍵節點。從政策端看,醫保支付能力提升與集采糾偏共同構建良性發展環境;資本市場方面,主題ETF的推出為投資者提供了工具化配置渠道。隨著60億美元級出海交易案例示範效應顯現,中國藥企正加速融入全球醫藥產業鏈分工,板塊估值修復與業績增長雙輪驅動格局已然成型。下周一即將發售的純製藥ETF(認購代碼:562053),正是把握這一歷史性機遇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