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市場聚焦兩大焦點:一是以金龍羽為代表的固態電池板塊持續活躍,半固態電池商業化進程提速;二是拼多多發布2025年首季財報顯示收入增長放緩、淨利潤同比下滑。固態電池技術突破與消費網際網路企業業績波動共同勾勒出當前產業發展的新圖景。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固態電池行業市場深度研究與戰略諮詢分析報告》指出,據最新數據,拼多多第一季度總收入達956.7億元,同比增長10%,但增幅較此前季度顯著收窄。其中,在線營銷服務收入增長15%至487.2億元,交易服務收入僅增6%至469.5億元。歸母淨利潤為147.4億元,同比下降47%,主要受業務投資與回報周期錯配影響。公司強調將延續"千億扶持"戰略,通過讓利商家應對市場波動。這一策略雖短期內壓縮利潤空間,但被視作構建長期生態競爭力的關鍵舉措。
5月27日A股交易中,固態電池概念股集體走強,金龍羽延續強勢表現,近6個交易日錄得4次漲停。消息面上,鵬輝能源與駐馬店市政府簽約推進固態電池產業化項目,而金龍羽子公司已簽訂無人機用固態電芯訂單,儘管金額較小且未顯著增厚利潤,但市場對其技術轉化前景給予溢價預期。該股5月以來累計漲幅達59.65%,盤後數據顯示機構席位淨賣出2444萬元,顯示資金分歧加劇。
當前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呈現兩大特徵:半固態技術已進入商業化前夜,寧德時代明確2027年小批量生產目標;全固態路線則通過材料創新突破瓶頸。例如容百科技正推進硫化物電解質中試線建設,海目星斬獲4億元固態電池設備訂單,驗證了產業鏈配套能力的提升。數據統計顯示,固態電池概念股年內平均漲幅5.32%,金龍羽、上海洗霸等7股漲幅超30%。
5月以來,海目星、容百科技分別獲得超百家機構調研,關注焦點集中於設備國產化率及正極材料適配性。槓桿資金亦加速布局,比亞迪、國軒高科獲淨買入額居前,分別達10.2億元和1.52億元。從盈利預期看,先導智能、容百科技等7家企業被機構預測2025年淨利潤增幅將超100%,反映市場對技術轉化紅利的樂觀判斷。
總結: 固態電池作為能源革命的關鍵賽道,其產業化進程正經歷從實驗室到產線的重要跨越。儘管金龍羽等企業尚未形成穩定盈利,但訂單落地與設備採購數據印證了行業加速發展的基本面。反觀消費網際網路領域,拼多多通過讓利策略鞏固生態韌性,短期業績波動難改長期價值邏輯。兩大板塊的市場表現折射出資本市場對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的雙重期待,在技術商業化驗證期,投資者需密切關注量產進度與成本控制能力帶來的估值重構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