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全球能源轉型加速和新能源產業擴張,2025年銅礦行業在供應鏈安全、資源開發效率及可持續發展領域面臨多重挑戰。智利作為全球最大銅生產國,其核心礦區的運營動態直接影響國際銅市場供需格局。當前,智利國家銅業公司(Codelco)正通過技術升級與監管協調推動關鍵銅礦產能恢復,為行業提供重要參考案例。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銅礦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8月1日,智利地質與礦業服務局(Sernageomin)批准了Codelco旗下全球最大地下銅礦——埃爾特尼恩特銅礦的部分復產計劃。該決定標誌著自7月31日礦區地震事故導致全面停工後的重要進展。此次獲批區域涵蓋多個非坍塌區,但距離事故發生地的新區域仍被禁止進入,凸顯行業對地質風險管控的嚴格標準。
儘管礦業局已放行部分作業,勞工監管機構尚未完成最終審批程序。根據最新披露數據,此次地震導致約3700米隧道結構受損——這一數字是Codelco最初估算的5倍,進一步暴露了深井開採中地質監測系統的不足。若順利通過審核,該銅礦將啟動包含實時地震活動監測在內的復工方案,並公布具體時間表。
此次事故對Codelco擺脫連續多年產量下滑的努力造成顯著衝擊,同時也引發業界對深井銅礦開發安全性的重新評估。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智利銅礦整體產能已恢復至90%,但特尼恩特銅礦作為該國核心礦區(占全國總產量約四分之一),其復產進度直接影響全球市場供應預期。
智利國家銅業公司的復產進程不僅關乎單一企業的運營目標,更折射出2025年全球銅礦行業在技術升級、風險管控與政策協調層面的複雜挑戰。隨著勞工審批進入最後階段,埃爾特尼恩特銅礦的復工計劃將為深井開採模式提供重要經驗參考,同時推動智利乃至國際銅產業加速優化安全標準與資源布局策略。未來,如何平衡高效開發與長期可持續性將成為行業發展的核心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