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旅遊業全面復甦和消費需求多元化發展,旅遊相關金融服務成為市場新增長點。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旅遊消費市場規模同比增長超30%,其中以場景化信貸服務為核心的旅遊消費金融市場表現尤為突出。在此背景下,依託旅遊生態布局的攜程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攜程小貸")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實現營業收入2.93億元,淨利潤4429萬元,同比分別增長50.68%和132.58%,展現出網際網路平台系小貸公司與旅遊場景深度結合的獨特優勢。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旅遊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攜程小貸的半年報數據顯示,其營業收入從2024年同期的1.95億元躍升至2.93億元,淨利潤更是突破4429萬元,同比增幅達132.58%。這一爆發式增長與旅遊消費市場的回暖密不可分:依託攜程集團在旅行場景中的用戶流量優勢,公司通過"拿去花""借去花"等核心產品覆蓋了從消費分期到現金貸的全鏈條需求。例如,"拿去花"作為針對旅遊消費場景的信用購產品,最高額度達10萬元,年化利率區間為10%-24%,精準匹配用戶在機票、酒店等領域的資金需求;而"借去花"則聯合30餘家金融機構提供現金貸服務,進一步擴大了市場份額。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總資產達到73.87億元,淨資產規模50.82億元,資產負債率維持在31.21%的穩健水平。縱向對比顯示,其營收從2021年的1.02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4.52億元,淨利潤則由301萬元飆升至8872萬元,連續四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印證了旅遊消費金融賽道的強大潛力。
攜程小貸的競爭力不僅體現在線上生態閉環中,更通過線下大額信貸表單業務實現差異化布局。其"借錢優選"平台為蘇寧任性貸、京東金條等第三方機構導流,在貸餘額規模已突破400億元;同時,公司推出的"大額好借"產品與全國超萬家線下貸款中介合作,將用戶需求精準匹配至車抵貸、房抵貸等高額度融資服務。這種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使業務結構更加均衡:線上聚焦小額高頻消費場景,線下則深耕大額低頻信貸市場,形成覆蓋旅遊相關消費全周期的服務網絡。
值得注意的是,攜程集團持有多張金融牌照(包括小貸、消費金融、支付等),為業務合規性提供保障的同時,也構建了"旅遊+金融"的生態閉環。例如通過聯名信用卡、小微貸等產品聯動攜程旅行App和去哪網平台,進一步鞏固用戶粘性和數據優勢。
儘管業績亮眼,攜程小貸的發展仍面臨監管壓力與用戶信任考驗。2025年4月監管部門曾通報其存在未經同意向第三方傳輸身份證、人臉等敏感信息的問題;消費者投訴平台數據顯示,涉及暴力催收的糾紛數量持續攀升。這些問題暴露出旅遊金融業務在數據安全、用戶權益保護方面的普遍短板。
當前行業競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美團小貸依託本地生活場景、京東小貸憑藉供應鏈優勢,均對攜程形成多維度挑戰。要維持增長動能,企業需在拓展旅遊消費場景邊界的同時,強化合規風控體系——例如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數據流轉透明化,或引入AI模型優化信貸審批流程以降低壞帳風險。
2025年的旅遊業正經歷從"流量爭奪"向"價值深耕"的轉型,而攜程小貸的成功案例揭示了消費金融與旅遊場景融合的核心邏輯:通過多元產品矩陣滿足用戶全周期需求、藉助牌照優勢構建生態壁壘、同時在合規框架內探索技術創新。未來,隨著監管政策細化和市場競爭加劇,如何將旅遊場景數據轉化為可持續的風控能力,將成為決定行業參與者能否持續領跑的關鍵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