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單晶矽片市場價格持續波動引發行業關注。據市場監測數據顯示,本周N型G10L、G12R及G12等主流單晶矽片規格成交均價分別上漲3.13%、1.45%和5.00%,其中210mm尺寸產品漲幅顯著。此輪價格上行主要受上游多晶矽原料成本攀升推動,同時反映出當前單晶矽片產業在產能擴張與技術疊代中的動態平衡特徵。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單晶矽片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指出,從具體規格看,N型G10L單晶矽片(182183.75mm/130μm)本周成交均價達1.32元/片,較上周上漲3.13%;G12R單晶矽片(182210mm/130μm)價格升至1.40元/片,漲幅1.45%;而大尺寸N型G12單晶矽片(210210 mm/130μm)以1.68元/片的均價實現5%的周環比增長。此輪價格波動不僅體現原材料成本傳導效應,更折射出下游對高效光伏組件需求的持續釋放。當前單晶矽片廠商普遍面臨產能爬坡與訂單交付壓力,市場供需關係呈現短期緊平衡狀態。
2025年作為光伏行業技術疊代關鍵期,單晶矽片製造正朝著兩個核心方向演進:一方面,210mm及以上超大尺寸產品市場占比快速提升,本周G12規格價格漲幅達5%印證了該趨勢的市場認可度;另一方面,N型電池對薄片化、低氧含量等工藝要求推動單晶矽片生產標準持續升級。頭部企業正加速布局具備雙面制絨、低反射率特性的高效產品線,預計年內130μm以下厚度規格滲透率將突破65%。
在多晶矽價格高位震盪背景下,單晶矽片企業的成本管控能力成為核心競爭力。行業數據顯示,採用連續直拉法(CCZ)的新型生產線可使單位能耗降低12%-15%,疊加智能化切片工藝改進,頭部企業單瓦生產成本已逼近0.3元/W關口。未來三年產業布局將呈現"三足鼎立"態勢:西北地區依託資源稟賦形成原料-拉晶一體化集群;華東沿海側重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與精加工;東南亞基地則承接海外訂單的產能轉移需求。
綜上,當前單晶矽片市場的價格波動既是短期供需關係的自然反應,更是產業技術升級的縮影。隨著大尺寸、N型化成為主流發展方向,企業需在強化成本控制的同時加快技術疊代步伐。預計到2026年,具備全產業鏈協同優勢的企業將占據超過75%的市場份額,推動單晶矽片行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