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製造業企業正通過多元化融資策略應對市場競爭。以建材機械製造為核心業務的重點企業科達製造,在近期資本動作中展現了行業發展的新趨勢。2025年9月25日,該公司公告為香港子公司提供35億元擔保額度,這一舉措不僅反映其戰略布局的調整方向,也折射出製造行業在融資結構優化方面的共性需求。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製造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科達製造於9月25日宣布對全資子公司科裕國際(香港)有限公司提供35億元人民幣擔保。該擔保額度納入公司2024年年度股東會審議通過的總計劃內,旨在支持海外建材業務擴展及優化融資結構。截至同日,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累計對外擔保總額達111.03億元,占2024年末經審計淨資產的96.73%。這一數據表明,在全球製造業競爭加劇背景下,頭部企業正通過強化資金流動性管理鞏固市場地位。
從科達製造披露的業績看,其2024年營業收入突破126億元,同比增長近三成;但同期歸母淨利潤下滑至10.06億元,同比降幅超五成。進入2025年後,第二季度營收環比增長114%,達到81.88億元,淨利潤亦回升至7.4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資產負債率始終維持在48%-49%區間波動,顯示出製造企業在擴張與風控之間的平衡挑戰。
作為深耕建材機械領域的重點企業,科達製造的國際化進程持續加速。其註冊資本19.2億元,註冊地位於佛山順德,並通過旗下119家參股公司拓展全球市場。從蕪湖機電到土耳其建材工廠,再到歐洲子公司P.I.R.C. S.r.l.,海外產能布局正成為該類企業突破本土市場天花板的關鍵路徑。這種"製造+國際化"的雙輪驅動模式,在當前全球供應鏈重構背景下具有典型行業參考價值。
天眼查數據顯示,科達製造自身及關聯方累計存在超2600條風險提示記錄,其中涉及法律訴訟、股權質押等潛在問題。儘管公司通過擔保等方式強化資金調配能力,但製造業普遍面臨的原材料價格波動、國際貿易摩擦等因素仍構成持續性壓力。如何在保持擴張速度的同時控制經營風險,成為重點製造企業必須解決的核心命題。
綜上所述,科達製造的資本運作與財務表現,映射出當前中國製造業企業在融資結構優化、海外市場拓展及風險管理等方面的共性特徵。隨著行業競爭加劇和全球產業鏈調整深化,頭部製造企業的戰略選擇與應對策略,將持續為業界提供重要觀察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