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 年,全球瓦楞紙板行業呈現顯著的區域分化態勢。北美市場受關稅影響出口大幅下滑,供應過剩風險加劇;越南因淘汰落後產能導致短期供應緊張,正加速推進新生產線建設;馬來西亞則因產能快速擴張出現供過於求,價格下跌與成本上漲雙重壓力下多家企業停產,不同區域的行業動態共同勾勒出全球瓦楞紙板市場的複雜圖景。
中國報告大廳《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瓦楞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5 年第一季度,美國瓦楞紙板實際出貨量同比下降 2.1%。儘管此期間瓦楞紙板產量略有增長,增幅為 0.4%,但瓦楞紙板出口量已開始下降,降幅達 7.7%,其中對中國的瓦楞紙板出口尤為低迷,降幅高達 40%。目前關稅問題的未來走向尚不明朗,瓦楞紙板出口下降的趨勢令人擔憂,供應過剩正逐漸成為市場負擔。為緩解這一局面,預計到 2025 年 8 月,北美地區共有約 230 萬 噸 的瓦楞紙板生產線將停產或計劃停產,如何通過產能調整應對未來瓦楞紙板的供需變化,成為該地區行業關注的重點。
2025 年,歐洲瓦楞紙板市場呈現區域價格分化特徵。其中德國和法國市場的卡紙(Test liner)價格上漲了 40~50 歐元 /噸,其他歐洲市場的瓦楞紙板相關產品價格則基本持平。關於牛皮卡紙漲價的談判已被推遲,美元疲軟對南歐市場的瓦楞紙板貿易造成了影響,而北美地區牛皮卡紙產品的漲價立場較為謹慎,這一情況讓業內擔心會對歐洲市場的瓦楞紙板漲價談判產生不利影響。此外,隨著新生產線的投入使用,2025 年春季後歐洲市場的牛皮卡紙年產量將增加近 150 萬噸,行業內普遍擔憂這會加速瓦楞紙板相關市場的疲軟態勢。
越南國內尤其是北部地區,部分造紙廠因更新改造滯後,仍在使用落後老舊的小型造紙設備生產劣質紙板和生活用紙,對當地環境造成污染。此前相關部門已要求在 2024 財年結束前關閉約 200 家不符合環境標準的造紙廠,這些工廠的年產能約 100 萬噸。此舉直接導致越南瓦楞紙板的供應突然緊張,在越南北部地區這一情況尤為明顯。為緩解瓦楞紙板供應短缺,越南市場進口紙的數量不斷增加,同時新生產線的建設計劃也在加速推進。具體來看,Toan Cau 紙業計劃在其位于海陽省現有的工廠引進 1 台新的瓦楞紙板機,將於 2026 年投入運營,新生產線年產能為 10 萬噸,主要生產 60~120g/m² 的瓦楞紙板;KORO 越南紙業計劃在清化省的工廠新增一套設備,年產 10 萬噸 再生瓦楞紙板;Miza 紙業正在清化省的宜山工廠建造 1 套年產 14 萬噸 再生瓦楞紙板的生產線,計劃於 2025 年下半年投入運營;越南 GDT 紙業也在南定省寶明工業園區引進了 1 套年產 30 萬噸 的新生產線,計劃於 2026 年投入運營。這些擴產舉措旨在彌補因淘汰不符合環保標準的老舊設備而造成的瓦楞紙板供應缺口,推動越南瓦楞紙板行業逐步恢復穩定供應。
自 2020 年以來,馬來西亞瓦楞紙板行業產能快速擴張,新增了年產能約為 310 萬噸 的再生瓦楞紙板生產線,國內瓦楞紙板產能較 2019 財年增長了約 2 倍。產能的快速增長部分受到外部政策影響,促使主要瓦楞紙板製造商在馬來西亞設立生產基地。然而,產能激增直接導致馬來西亞及周邊地區瓦楞紙板供應過剩,進而引發產品市場價格下跌。價格下跌給瓦楞紙板製造商的盈利能力帶來壓力,導致企業業績下滑。與此同時,廢紙(OCC、ONP)等原材料價格上漲,進一步增加了瓦楞紙板的製造成本,擠壓了製造商的利潤空間。在市場低迷的雙重壓力下,馬來西亞瓦楞紙板製造商紛紛被迫停產。例如,帕斯科普紙業宣布將於 2025 年 8 月永久停產;馬來西亞唯一一家同時生產瓦楞紙板的新聞紙製造商亞洲榮譽紙業(AHP)和瓦楞紙板製造商聯合紙業(UPP),也已於 2024 年下半年停產,近期馬來西亞整個瓦楞紙板行業陸續出現停產事件,行業面臨嚴重的發展困境。
綜合來看,2025 年全球瓦楞紙板行業區域差異顯著。北美需通過停產調節供需,歐洲受價格談判與新增產能影響前景不明,越南短期供應緊張但長期擴產可期,馬來西亞則因產能過剩陷入困境。各地區瓦楞紙板行業的發展動態,既受自身產能、成本因素影響,也與外部政策、貿易環境緊密相關,未來需根據市場變化持續調整策略以實現穩定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