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行業綜述
截至2025年10月,中國短劇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市場規模加速向千億級邁進。政策端與內容端的雙重驅動下,行業正經歷從流量競爭到品質升級的轉折期。在法治教育、傳統文化傳播及IP生態構建等領域,短劇以創新形式承擔起更多社會責任,同時平台方通過技術賦能與創作激勵,推動行業形成多元化、可持續的「雨林生態」。

2025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等單位,共同推進「跟著微短劇來學法」創作計劃,第四批21部法治主題短劇入選。這些作品涵蓋法院、檢察、公安等領域,以普法教育為核心,通過戲劇化敘事傳遞法律知識。同時,總局網絡視聽司聯合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微短劇行業依法納稅倡議書》,22家頭部平台及製作機構響應承諾,推動行業稅收合規化,為短劇產業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在內容創作層面,微短劇正突破娛樂化邊界,承擔起文化傳承與社會價值傳播的功能。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推出的「中國傳統文化系列微短劇項目」,首批四部作品聚焦瓷器、茶道、醫藥、象棋等傳統文化,結合現代敘事與神話元素,探索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北京市廣電局「北京大視聽·追光計劃」國際微短劇大賽則以「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為特色,鼓勵多元題材與國際化表達,推動短劇從「流量工具」向「時代記錄者」轉型。
頭部平台正通過「內容+技術」雙輪驅動,構建短劇產業的生態閉環。例如,愛奇藝提出「長劇與短劇共享IP敘事」的創新模式,通過《唐朝詭事錄》等項目實現長短視頻的協同開發,形成內容矩陣;騰訊則以「雨林生態」理念為核心,通過資金扶持與技術工具開放,為創作者提供全鏈條支持。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微短劇市場規模已超500億元,2025年在政策規範與平台加碼下,市場規模預計接近千億元,行業進入「規模增長與質量躍升並行」的新階段。
2025年的中國短劇產業,在政策引導、內容創新與技術賦能的多重作用下,正經歷從野蠻生長到精品化的結構性變革。法治教育、傳統文化、IP生態等領域的突破,不僅拓展了短劇的社會價值邊界,也為其國際化傳播提供了新路徑。隨著千億市場規模的加速到來,短劇行業有望在規範中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成為網絡視聽領域的重要支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