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我國女性健康領域取得顯著進步,婦幼健康核心指標躍居全球前列。然而,健康知識獲取渠道不足與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矛盾仍制約服務可及性提升。在數位化醫療加速發展的背景下,產業布局正從傳統醫療網絡向線上線下融合模式轉型,醫療競爭焦點轉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務的精準供給。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五五醫療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我國婦女健康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婦幼健康核心指標居全球中高收入國家前列。2024年數據顯示,孕產婦系統管理率達94.9%,孕產婦死亡率從1995年的61.9/10萬降至14.3/10萬,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全國已建成3081個婦幼保健機構、3491個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及3221個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形成以婦幼保健機構為核心、基層醫療為基礎、大中型醫院為支撐的醫療服務體系。
超八成女性依賴非專業網絡平台獲取健康知識,家庭與學校正規教育覆蓋率不足。經期健康領域,79.8%女性受痛經困擾,但僅16.35%選擇就醫;生殖健康方面,25%不孕率與14.7%產後抑鬱患病率未獲充分干預。基層醫療機構信任度低,2024年因生殖系統疾病就醫的女性中,77.9%首選三級醫院,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率僅19.1%。
線上醫療健康服務滲透加速,2023-2025年更年期相關訂單量顯著上升。美團平台數據顯示,女性健康相關訂單交易量持續攀升,但服務滲透存在年齡與地域差異。某企業2025年聯合發起「她健康」公益計劃,在5座城市開展線下義診與科普活動,覆蓋近萬名女性,線上服務頁瀏覽量超百萬。產業布局正通過數位化工具彌補基層醫療能力短板,推動「首診在基層」習慣形成。
白皮書提出,需完善覆蓋女性全生命周期的醫療支持體系,強化健康教育、提升基層醫療信任度、優化數位化服務覆蓋。2025年數據顯示,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知識及格率僅為53.28%,凸顯早期健康教育的迫切性。未來醫療產業競爭將聚焦於精準化服務供給與資源薄弱地區覆蓋,通過多方協作推動女性健康水平持續提升。
我國女性健康醫療產業在核心指標上已取得全球領先地位,但知識獲取渠道與基層醫療能力的短板仍需通過產業布局優化與技術創新解決。數位化服務滲透加速了醫療資源的普惠化進程,未來需進一步整合社會力量,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醫療支持生態,推動女性健康服務從「可及」向「優質」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