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全球GPU領域正經歷顯著變革,技術疊代與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2025年GPU市場呈現高速增長態勢。隨著AI、高性能計算和元宇宙等應用場景的深化,GPU在算力、能效及定製化設計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市場規模預計突破1800億美元,較2023年增長117%。本文結合最新數據,系統梳理GPU技術演進路徑與市場發展現狀。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GPU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指出,2025年主流GPU晶片單卡算力已突破100 TFLOPS,較2023年提升83%。通過引入2nm製程工藝和chiplet異構封裝技術,能效比達到35 TFLOPS/W,較前代產品提升60%。在AI訓練領域,專用GPU占比達42%,推動自然語言處理和計算機視覺等模型訓練效率提升3倍以上。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GPU伺服器市場規模預計達720億美元,占整體GPU市場的40%。
分布式渲染架構和光線追蹤技術的成熟,使GPU在元宇宙、數字孿生等場景的應用占比提升至28%。數據中心GPU採購量同比增長65%,其中超算中心採購額占比達19%。消費級市場則呈現差異化發展趨勢,遊戲GPU市場在光線追蹤普及推動下,2025年銷售額突破480億美元,同比增長32%。工業設計與自動駕駛領域GPU需求年增長率分別達41%和57%,成為新興增長極。
2025年全球GPU晶片產能達4200萬片/年,其中7nm及以下先進位程產能占比68%。第三方IP授權模式推動中小廠商市場份額擴大至15%,較2023年提升7個百分點。軟體生態方面,CUDA、ROCm等開發平台用戶數突破800萬,異構計算工具包下載量同比增長210%。中國市場GPU出貨量占全球34%,國產GPU在AI推理場景的市占率提升至29%。
來看,2025年GPU技術在算力、能效和應用場景拓展方面實現顯著突破,市場規模較三年前翻倍增長。隨著製程工藝、架構創新與生態建設的持續深化,GPU將繼續作為驅動AI、元宇宙等前沿領域發展的核心硬體,預計到2026年將形成2500億美元的全球市場。技術疊代與需求擴張的良性循環,將持續重塑半導體產業競爭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