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純鹼行業在政策引導與市場自我調節的雙重作用下,正經歷深刻的結構性調整。產能持續擴張的同時,需求側出現分化,成本與價格承壓,行業整體利潤空間受到擠壓。進出口格局發生顯著變化,庫存水平維持高位,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當前純鹼市場複雜多變的圖景。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純鹼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雙碳政策對純鹼行業提出明確要求,即到2025年能效標杆產能占比需達到50%。這一政策導向正加速行業內部的結構調整。我國純鹼行業中,20年以上的老舊產能占比約為31%,政策壓力促使這部分高成本、高能耗產能逐步退出市場。與此同時,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頭部企業市占率在2025年已達到58%,行業CR5也達到54%。在產能方面,2025年計劃新增產能約220-300萬噸,產能增速預計在5.6%-7%之間。值得注意的是,天然鹼產能占比從2022年的5%顯著提升至2025年8月的19%。博源集團阿拉善天然鹼項目二期預計在2025年底投產,屆時總產能將達到千萬噸級規模。2025年6月,某企業競得內蒙古大沁他拉天然鹼採礦權,將新增500萬噸產能。這些變化表明,純鹼行業正在政策引導下向著更高效、更集中的方向發展。

2025年純鹼市場供需關係出現明顯變化。在供應端,產能預計達到約4130萬噸,上半年產量為1850.27萬噸,同比下降0.35%。1-8月產量累計達到2625.4萬噸,同比增長3.4%,全年產量預計在3800萬噸附近。產能利用率方面,上半年平均為85.01%,同比下降2.43個百分點。需求側則呈現分化態勢,重鹼需求預測下降約90萬噸,主要原因是浮法玻璃產量下降190萬噸至5256萬噸,用鹼需求相應減少38萬噸;光伏玻璃產量下降270萬噸至2623萬噸,用鹼需求下降約54萬噸。而輕鹼需求預計增加約50萬噸。進出口方面,2025年進口量預測為25萬噸,出口量預測為199萬噸,上半年出口量約101.56萬噸,同比大幅增加126.54%。3月出口量達到19.43萬噸,創下近五年新高。這些數據表明,純鹼市場正在經歷供需再平衡的過程。
2025年純鹼行業的價格與成本結構呈現出新的特點。重鹼現貨價格預測在1250-1750元/噸區間,全年價格重心預計為1400-1600元/噸。期貨主力合約價格預測區間為1200-1850元/噸。8月份重質純鹼價格在1335-1349元/噸區間,輕質純鹼價格在1213-1257元/噸區間。前7個月純鹼均價為1369.04元/噸。成本方面,2025年氨鹼法生產成本預計圍繞1600元/噸波動,聯鹼法生產成本預計圍繞1300元/噸波動。與2024年的成本結構相比,天然鹼法成本為1000-1200元/噸,聯鹼法成本為1400-1600元/噸,氨鹼法成本為1500-1700元/噸。盈利狀況方面,行業在2024年9月首次出現利潤轉負,2025年7月行業再次陷入虧損,其中氨鹼法企業虧損達到-52元/噸,聯鹼法利潤為259元/噸但已呈現收窄趨勢。山西主產區重鹼現金成本約為1350元/噸。這些數據反映出純鹼行業正面臨較大的盈利壓力。
庫存水平的變化直接反映了純鹼市場的供需狀況。2024年底,行業總庫存突破160萬噸,其中重鹼廠內庫存為86.45萬噸,純鹼社會庫存約41萬噸。進入2025年,6月30日企業庫存達到176.88萬噸,較年初上漲22.13%。庫存區域分布為西南地區占33.9%、西北地區占27.3%、華北地區占25.5%。社會庫存方面,6月26日為27.8萬噸,同比減少12.9萬噸,跌幅達31.7%。下游玻璃企業純鹼庫存天數在6月19日為21.82天,庫存量為22.90萬噸。8月15日廠家總庫存為167萬噸,11月13日小幅上升至170.73萬噸。企業經營方面,2024年第四季度8家重點跟蹤的純鹼上市企業中,有4家歸母淨利潤為負,虧損占比50%。2025年第一季度虧損企業占比下降至37.5%,第二季度進一步降至25%。值得注意的是,所有上市企業業績同比均出現大幅下滑。產能利用率方面,2025年預計氨鹼平均利用率在75%左右;聯鹼產能利用率平均下滑3個百分點,影響產量約66萬噸;氨鹼利用率平均下滑9個百分點,影響產量約135萬噸。這些數據說明純鹼行業正在經歷艱難的經營調整期。
總體來看,2025年純鹼行業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在政策引導下,行業結構持續優化,產能向頭部企業和低成本工藝集中。市場需求結構發生明顯變化,傳統需求領域收縮,新興需求增長。價格在成本線附近波動,行業整體盈利承壓。庫存管理成為企業運營的重要環節,企業經營狀況雖有所改善但仍面臨挑戰。未來,純鹼行業的發展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策執行力度、市場需求恢復情況以及企業自身的調整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