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中國連鎖藥店行業經歷了深刻的變革與持續的增長。從2014年到2023年,連鎖藥店數量從17.14萬家增長至38.28萬家,連鎖化率從39.42%提升至58.52%,顯示出行業集中度的穩步提高。與此同時,實體藥店市場規模也從2015年的3115億元增至2023年的5160億元。然而,2024年前三季度部分上市連鎖藥店出現淨利潤下滑,以及預計到2025年將有超過10萬家藥店關停,這些信號都提示投資者需要更加理性地審視這個行業。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連鎖藥店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指出,連鎖藥店的發展軌跡清晰地顯示了行業規模化與集中度提升的趨勢。截至2023年,全國藥店總數達到65.4萬家,其中連鎖藥店數量為38.28萬家,連鎖化率達到58.52%。與2014年相比,連鎖藥店數量實現了9.34%的複合年增長率,連鎖藥店企業數量也從3973家增長至6725家,複合年增長率為6.02%。這種集中度的提升為大型連鎖藥店企業帶來了明顯的規模優勢,頭部六家上市連鎖藥店在2023年總營收達到1052億元,其中表現最為突出的企業營收高達245.31億元。對於投資者而言,連鎖藥店的規模化發展意味著更強的採購議價能力、更規範的運營管理和更穩定的盈利能力。

連鎖藥店所處的實體藥店行業保持著穩健的增長態勢。2023年,實體藥店行業市場規模達到5160億元。從2015年到2023年,實體藥店市場規模複合年增長率為6.51%,行業年增速維持在5-10%的區間。值得注意的是,市場結構也在發生變化,2022年12月因疫情囤藥需求,實體藥店零售規模曾達到879億元的高點,而到2024年9月,實體藥店零售規模(含藥品和非藥)為527億元,環比增長4.3%,同比增長3.2%,顯示出市場逐步回歸正常增長軌道。連鎖藥店作為行業主體,在這一增長過程中發揮著核心作用。
政策環境對連鎖藥店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2018年推行的藥店分級分類管理及執業藥師配置要求,以及2019年對執業藥師「掛證」行為的查處,提高了行業准入門檻。2021年「國談」藥品進入定點零售藥店,為連鎖藥店帶來了新的業務機會。這些政策變化加速了行業整合,促使資源向規範化運營的連鎖藥店集中。同時,連鎖藥店企業數量的增長放緩(2014-2023年CAGR為6.02%,低於連鎖藥店數量的9.34%),表明單個連鎖藥店企業擁有的門店數量在增加,行業資源正加速向頭部企業聚集。
連鎖藥店行業正處在結構調整與持續增長並存的階段。連鎖化率的提升、市場規模的穩步增長以及政策環境的規範化,都為具備規模優勢和高效運營能力的連鎖藥店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條件。然而,淨利潤下滑的壓力和預計中的藥店關停潮也提示投資者需要關注企業的運營效率和抗風險能力。在這樣複雜而充滿機遇的行業環境下,深入理解數據背後的趨勢對於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