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細菌耐藥性日益嚴峻的背景下,抗感染藥物市場正經歷深刻變革。集采政策的持續推進使得仿製藥面臨挑戰,而新型抗感染藥物的研發與上市為臨床治療提供了新的選擇。頭孢黴素作為重要的抗感染藥物類別,其技術發展在應對耐藥菌感染、滿足臨床需求方面展現出新的特點與方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頭孢黴素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頭孢黴素的發展經歷了從第一代到第五代的演進。第一代頭孢黴素出現於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第二代於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問世,第三代在80年代得到應用,第四代於21世紀初推出,當前已進入第五代頭孢黴素的發展階段。這種疊代升級體現了頭孢黴素技術為應對細菌耐藥性而進行的持續創新。2025年2月獲批、8月上市的注射用頭孢洛生他唑巴坦鈉,就是頭孢黴素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之一。
頭孢黴素與酶抑制劑的複合製劑技術,顯著增強了對耐藥菌的抗菌活性。頭孢洛生與他唑巴坦的複方製劑在複雜性腹腔內感染治療中臨床治癒率達到95.2%,高於美羅培南的93.2%;在複雜性尿路感染治療中治癒率為76.9%,優於左氧氟沙星的68.4%。中國首發上市的β-內醯胺酶抑制劑與頭孢類複合產品中,頭孢噻肟鈉他唑巴坦鈉已進入國談目錄,體現了這類頭孢黴素技術的臨床價值。

頭孢黴素的新藥研發持續活躍。白雲山1類新藥注射用頭孢嗪脒鈉於2024年4月啟動II期臨床,同年11月完成首例受試者入組。2025年6月30日,思福諾®(注射用氨曲南阿維巴坦鈉)獲得批准,為臨床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在臨床試驗方面,HRS-8427治療複雜性尿路感染的Ⅱ期研究顯示,2g劑量組的複合臨床應答率為45.5%,與亞胺培南組的42.9%相當,不良事件發生率在77.5%至85.4%之間。
頭孢黴素在市場中的表現呈現分化態勢。2024年頭孢類新產品獲批數量達49個,其中齊魯製藥一家就拿下8個新品。2024年,齊魯製藥頭孢類銷售額增長率達56.69%,市場份額為2.77%,位列行業第四;倍特藥業市場份額超過2%,排名第八。2025年上半年,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2:1)銷售額超過30億元,注射用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8:1)銷售額超過22億元,顯示了頭孢黴素複合製劑的市場吸引力。
在集采政策深入實施的背景下,頭孢黴素麵臨新的市場環境。2025年上半年,全身用抗感染化藥銷售額同比下滑約14%,其中國采與非國采品種銷售占比分別為53%和47%。第十一批國家集採納入了6個全身用抗感染化藥,這些藥物2024年銷售額合計超過80億元。其中頭孢唑肟注射劑有43家企業符合申報資格,2024年該產品銷售額超過42億元。粉液雙室袋既配型注射劑因其臨床和社會優勢,在集采後可能迎來銷售快速增長期,這也是頭孢黴素技術發展的一個方向。
隨著細菌耐藥性問題日益突出,碳青黴烯耐藥銅綠假單胞菌已被列為高度優先級病原體,產超廣譜β-內醯胺酶大腸埃希菌在尿路感染患者中檢出率高達62%,頭孢黴素技術的發展對於應對這些挑戰具有重要意義。新型抗感染藥物如舒巴坦鈉-度洛巴坦鈉的獲批上市,以及業內對具有循證依據的新型抗感染藥物的期待,都將推動頭孢黴素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在抗感染藥物市場進入集采後時代的背景下,頭孢黴素技術的創新將成為應對耐藥性挑戰、滿足臨床需求的關鍵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