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從全球到中國,耳機市場正展現出蓬勃的發展勢頭與技術變革活力。市場規模持續擴張,產品形態日益多元,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深度融入,用戶需求更加精細,共同勾勒出2025年耳機行業的清晰圖景。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五五耳機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全球耳機市場預計在2025年達到7522.39億元人民幣,並展現出驚人的增長潛力,到2032年市場規模預計將攀升至135966.97億元人民幣,2025至2032年間的複合年增長率高達51.21%。中國作為重要市場,2025年耳機市場規模預計為1820.42億元人民幣,2024至2030年的複合年增長率預測為20.4%。無線耳機領域,全球無線耳機市場在2025年預計為606.75億元人民幣,2032年將達到972.2億元人民幣。中國無線耳機市場產值在2024年達到1235億元人民幣,2020至2024年複合年增長率為18.4%。
全球智能個人音頻設備2024年出貨量達4.55億台,同比增長11.2%,預計2025年將超過5億台。全球TWS耳機在2024年第三季度出貨量同比增長15%,達到9230萬台。開放式耳機(OWS)成為增長亮點,全球OWS耳機出貨量從2022年的約500萬副快速增長至2024年的突破3000萬副,預計2025年將達到4000萬副。中國藍牙耳機市場2024年出貨量達11353萬台,同比增長19.0%,其中開放式耳機出貨2492萬台,占比22%,同比增長212%。AI耳機在中國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2024年傳統電商平台AI耳機耳麥銷量達31.5萬副,同比增長260.9%;2025年第一季度銷量已達38.2萬副,同比增長960.4%,預計2025年全年銷量將達152.7萬副,同比增長超3倍。

中國藍牙耳機市場競爭格局在2025年上半年呈現出國產品牌的活力。小米以16.5%的市場份額領先,出貨量達989萬台,同比增長52.6%。華為占據11%的市場份額,漫步者為8.4%,蘋果為6.8%,OPPO則以5.7%的份額實現了57.2%的同比增長。在細分品類中,手機廠牌在真無線入耳耳機市場份額持續擴大。藍牙頭戴耳機市場則呈現國際品牌主導態勢,索尼、蘋果、BOSE三大品牌合併銷售額份額接近50%。真無線開放式耳機市場中,耳夾式產品的前十大品牌集中度較高,占據了68%的銷售額份額。
耳機用戶畫像顯示,31-40歲用戶是核心消費群體,占比40.01%,年輕群體占比31.63%。女性用戶略多於男性,占比51.97%。值得注意的是,67.71%的用戶擁有兩副以上耳機,近六成用戶認可針對不同場景使用細分耳機的理念。用戶使用耳機時長可觀,超半數用戶每日使用超過2小時,38.38%的用戶每日使用超過5小時,近三成用戶單次連續佩戴時長超過2小時。在睡眠場景中,近半數用戶會使用耳機。佩戴舒適性是用戶關注的重點,43.81%的普通用戶反饋長時間佩戴存在不適感,31.37%的用戶遇到耳機滑落或佩戴不穩定的問題。在價格方面,多數用戶認為耳機的理想價格區間在1000元以內。
人工智慧技術正深度賦能耳機產品。語音指令識別準確率已突破98%,智能翻譯功能可支持38種語言互譯,錯誤率低於2%。健康監測功能趨向精準,醫療級健康監測誤差率小於3%。設備互聯體驗也在提升,華為鴻蒙設備互聯率達到82%。產品形態上,除了傳統的入耳式耳機,開放式耳機、骨傳導耳機等品類增長顯著。中國骨傳導耳機市場2024年規模達68億元,同比增長67%。細分場景產品如游泳耳機、睡眠耳機、助聽耳機等不斷湧現,滿足用戶特定需求。銷售渠道方面,線上渠道占據主導,2024年中國耳機耳麥市場線上渠道銷量占比高達91%。
總體而言,2025年的耳機市場呈現出規模持續增長、技術深度融合、品類日益多元、需求更加精細的鮮明特徵。人工智慧的賦能開啟了耳機智能交互的新篇章,開放式耳機等新形態產品的崛起反映了用戶對佩戴舒適性的追求,而多場景、細分化的發展趨勢則預示著耳機正從單純的音頻設備向集娛樂、辦公、健康監測於一體的個人智能終端演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