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能源 資訊詳情
走下屋頂的太陽能
 太陽能 2009-01-01 11:43:00
    中國化工資訊網5月7日訊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導,以伊利諾伊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約翰·A·羅傑斯(John A. Rogers)為首的研究小組利用標準印刷術開發出了一種半透明的超薄型太陽能電池,其厚度不足常規半導體電池的十分之一。據《紐約時報》報導,這種電池的靈活度極高,它既可以印在多功能塑料(9700,335.00,3.58%)卷的表面,也可以成為T恤衫上的個性標誌,甚至能夠緊緊纏繞在鋼筆上。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電氣工程師和助理教授艾里·傑維(Ali Javey)在《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上發表評論指出,傳統的剛性太陽能矽電池是沉重而不透明的,由於其穩定和高效的優點而在市場上占據了主導地位。不過,矽的脆性也限制了其應用範圍。羅傑斯的研究成果為大規模生產高效靈活的太陽能電池提供了新的方案,在未來它有望代替當前固定在屋頂上的太陽能發電裝置。
 
   在過去五年中,羅傑斯及其同事一直致力於彈性電子儀器的研發,新型太陽能電池是其最新成果之一。最初他們使用標準光刻技術將超薄型太陽能電池安置在半導體晶片上,之後又用軟橡皮圖章將其印在其他物體表面。根據羅傑斯的描述,矽電池相當於印泥,它們可以附著在圖章的粘性表面並隨之在不同的材料間轉移。
 
   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學教授、著名化學家喬治·M·魏賽茲(George M. Whitesides)指出,一方面,羅傑斯的研究是以多年來制矽技術的發展為基礎;另一方面,他也克服了矽缺乏彈性的根本缺陷,使電子設備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靈活性,從而為相關領域的技術創新奠定了基礎。例如,基於新型太陽能電池的半透明特性,可以將其作為發電型染色窗口鍍膜的主要原料。人們可以通過改變電池的密度來調節鍍膜的透光性。當電池較為稀疏時,窗戶便具備了一種透視的效果。
 
   目前該技術已被授權給北卡羅來納州達勒姆(Durham, N.C)的半導體公司Semprius,該公司計劃在一年內生產出相關的電池組件。與此同時,Semprius還致力於太陽能電池陣列技術的研發。公司的執行長喬·卡爾(Joe Carr)稱,太陽能領域的眾多商機幾乎令Semprius應接不暇,其潛在客戶還包括不少汽車公司,後者希望用新型電池來製造車頂,相關光伏模塊的開發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當中。
 
   羅傑斯指出,兼具靈活、透明和輕薄三大特性的新型電池的確為企業界帶來了無限商機,不過其好處並不僅限於此。對於太陽能產業來說,如何降低成本一向是令人頭疼的難題。厚度僅達兩微米的新型電池使得生產成本大大降低,從而為太陽能創新技術的普及開拓了廣闊的前景。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太陽能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