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食品 資訊詳情
今年前3季度我國凍蝦出口量呈現恢復性增長
 凍蝦 2007-01-01 09:23:00

 凍蝦作為我國傳統的出口水海產品,由於受到國外綠色壁壘的影響,2006年全年出口4.4萬噸,價值2億美元,分別比上年下降40.7%和41.6%。進入2007年,我國凍蝦出口開始呈現恢復性增長,前3季度共出口3.7萬噸,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2.2%;價值1.2億美元,下降11.2%。其主要出口特點如下:

    一、一般貿易占主導地位,加工貿易增長較快。今年前3季度,我國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凍蝦2.4萬噸,增長22.6%,占同期我國凍蝦出口總量的66.7%。此外,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0.8萬噸,增長35.5%。

    二、主要品種出口增幅大幅回升。今年前3季度,我國出口凍的帶殼小蝦1.6萬噸,增長64.6%,增幅比去年同期回升了55.7個百分點,占同期我國凍蝦出口總量的44.2%;出口凍小蝦仁1.4萬噸,增長66.7%,占出口總量的38.7%。此外,鮮凍對蝦出口4324噸,同比下降51%。

    三、對日本和歐盟出口大幅增長。今年前3季度,我國對日本和歐盟出口凍蝦分別為1.6萬噸和9318噸,分別增長41.3%和2.7倍,對上述2個市場合計占同期我國凍蝦出口總量的68.8%。同期,大陸對台灣出口5132噸,下降23.1%。對韓國和美國分別出口2782噸和1745噸,分別下降14.1%和60.1%。

    儘管目前我國凍蝦產品出口量呈現恢復性增長,但仍然有以下3個問題值得注意:

    一是綠色壁壘層出不窮,成為制約我國凍蝦出口的主要瓶頸。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歐盟的《歐盟食品及飼料安全管理法規》及有關法令、美國的《最嚴謹的水產養殖規範》(BAP)等綠色壁壘的存在,不僅增加我國凍蝦出口的檢驗檢疫成本,而且大大抬高了出口門檻。

    二是生態環境惡化導致凍蝦品質整體下降。近年來我國水產區周邊經濟發展迅速,一批電器、五金、食品加工、化工等行業小型加工企業的生產活動嚴重污染了水產區的水質。同時,由於高密度放養也導致水域生態環境惡化,這些都使得我國凍蝦質量難以保證。

    三是行業利潤不斷下滑導致發展動力不足。由於主要出口市場的農殘檢測項目不斷增加,使得用於出口市場的檢驗檢疫費用不斷攀升;同時國內原材料、勞動力、運輸等價格持續上漲,導致我國凍蝦出口成本不斷增加。但與此相反,今年前3季度我國凍蝦出口平均價格卻下跌了20.9%,利潤空間被進一步擠壓,加工出口企業發展後勁不足。

    對此建議:一是加快建立蝦等水海產品從育種、養殖到最終成品全方位的質量認證體系,實現從源頭到產品全程監控;二是加快相關法規、標準的建設,建立與國際標準接軌的衛生安全標準體系,切實提高產品質量;三是進一步完善監督管理體制,加大出口產品的檢驗力度,避免危害我國產品國際市場聲譽的事件發生;四是引導企業開拓新的出口市場,形成出口市場多元化格局,降低對主要出口市場的依賴程度。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凍蝦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