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受金融危機影響,化工產品國際市場貿易量減少。更重要的是,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使化工行業的出口形勢更加嚴峻。儘管如此,記者近日採訪發現,化工企業還是千方百計採取提高產品性價比、保持技術領先性等措施,保證產品出口。
山西陽煤豐喜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尿素、三聚氰胺、二甲基亞碸、硝酸鈉、亞硝酸鈉出口印度、韓國、越南、斯里蘭卡等國家。今年他們抓住國家再次降低出口關稅、鼓勵工業產品出口的有利時機,特地在北京設立兩個辦事處,專門承攬、聯繫國際業務訂單,組織尿素、三聚氰胺等產品出口,有效化解金融危機對企業的影響。今年1~10月,該公司尿素出口量達到16萬噸,價格也有1%的漲幅。
提高產品性價比是四川川恆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應對辦法。借災後重建之機,川恆公司關閉了什邡工廠老生產線,斥資1億元引入了先進的自動控制生產線,生產出了含磷量更高的水產品飼料添加劑——磷酸二氫鈣。據該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含磷量更高的磷酸二氫鈣可幫助養殖戶提高5成產量。預計明年5月份該公司出口量可增長2倍。
山東聯盟化工集團進出口處處長鄭明告訴記者,為最大限度消除金融危機帶來的不良影響,今年該公司在繼續鞏固老客戶的基礎上,先後利用網絡渠道和會展形式開闢了南美、東歐和非洲新市場。1~10月,聯盟集團累計出口各類產品25394噸,出口額1044萬美元。其中山梨醇10920噸、葡萄糖190噸、尿素13525噸、蛋白粉740噸。
安徽安利合成革股份有限公司是以離型紙轉移法生產中高檔聚氨酯合成革的企業之一。據該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他們的產品出口東南亞、中東、南美、非洲、歐美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安利公司以自己在技術上的領先性闖市場。他們研製的獨特的含浸、塗覆、凝固等工藝及配方,以及開發出的塗飾革、含浸革、仿超細纖維革等數十個系列,百餘種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在技術上已居國內領先地位,部分產品技術與國際一流產品相媲美。今年企業預計可實現銷售額10億元,出口值將達到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