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柳州市水產畜牧獸醫局獲悉,柳州市將引進優質鱉種,在全市範圍內實施鱉類為主的名特優水產品養殖,建設千畝特色水產養殖基地。從今年開始到2012年止,全市累計新增特色水產養殖面積達到1000畝,優先扶持初步具備「一村一品」的村屯,促農民增收。
去年,隨著柳州市出台了扶持龜鱉養殖的一系列政策,許多農戶加入了龜鱉養殖的行列,到目前為止已發展龜鱉養殖戶942戶,同比增長324.8%;新建養鱉池面積8.2萬平方米,一個以中華鱉、黃沙鱉等優質水產品為養殖品種的庭院特色漁業格局初步形成。
柳州市水產畜牧獸醫局一位負責人說,計劃新建或改擴建大型養鱉場3-4個,引進優良鱉種。在柳南區、柳北區和柳江縣等縣區建設良種鱉繁育基地100畝以上,達產後,年生產良種鱉苗100萬隻以上。在有養鱉群眾基礎的鄉鎮或村屯,鼓勵傳統池塘養殖戶向養鱉戶轉變,對現有池塘進行改造,配套相應的養殖設施,投放1000隻/畝優質鱉苗進行養殖。計劃在柳江縣百朋鎮、柳城縣沖脈鎮、柳南區太陽村鎮、柳北區沙塘鎮(包含沙塘農場)、鹿寨縣寨沙鎮、融安縣長安鎮、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三江侗族自治縣斗江鎮等地建設500畝池塘養鱉基地,達產後每年可供優質肉鱉250噸。
此外,池塘養魚也還有很大潛力可挖,如斑點叉尾鮰、本地鬍子鯰、倒刺䰾、鱉等產品較其他農產品價格高,都具有廣闊的增收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