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我國電器工業平均增長速度達到25%以上,發電設備的產銷量連續4年超過1億千瓦。2010年是電工行業決戰「十一五」、備戰「十二五」的關鍵一年。「在過去5年中,我國電工行業呈現了許多可喜變化和新的突破,成為全球電工電器裝備製造大國。下一個5年,國內面臨著緊抓國際產業轉移的戰略時機,將處於由電工行業大國加速向強國邁進的轉軌時期。」張雅林講到。
重大裝備技術國產化全面突破
實際上,我國電工行業連續4年的高速發展離不開國內重大技術裝備在自主創新領域的全面突破。
表現最為突出的是輸變電設備領域。依託三峽水電站送出工程,西北750千伏交流輸變電示範工程及特高壓交、直流輸變電試驗示範工程,提升了國內輸變電裝備的設計、製造和試驗能力,基本上具備了較強的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據了解,目前我國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輸變電核心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國內企業自主研製的特高壓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輸變電成套設備已經投入運行,運行情況良好,主要性能指標達到設計要求。不過張雅林指出,總體來看國產化比例尚需繼續提高,實現優質批量生產。
在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基礎上,我國在火電裝備領域已掌握600兆瓦超臨界火電機組設計製造技術,並生產投運130餘台,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不僅擺脫了進口依賴,而且出口印度等國家。而1000兆瓦超超臨界機組目前國產化率達到70%左右,並在逐步提高,目前已生產製造投運的10台機組發電效率基本穩定在45%左右,供電標準煤耗約每千瓦時285克。依託三峽工程帶動水電產業技術改造的實施,我國水電裝備制水平在短短數年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混流式水輪模型試驗、大型推力軸承試驗台、800級蒸發冷卻試驗台達到世界先進國家的同等水平。此外,國內企業通過與國外的合作製造和打捆招標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已具備了自主研製大型抽水蓄能機組的能力。
相對火電和水電裝備領域而言,核電裝備國產化起步晚、技術難度大,不過依然形成了具有相當規模和一定技術水平的核電裝備製造業體系,完全可以依靠自己力量支撐我國未來核電發展的需要。「目前,我國逐步掌握了二代核電核島、常規島大多數關鍵設備的設計製造技術,尚有部分設備,如主循環泵、核級的泵和核級的閥門等需要進口。不過,第三代AP1000技術的引進消化以及CAP-1400的研究啟動,表明我國已經邁入世界先進水平。」張雅林表示。
2010電工行業經濟反轉走高
「今年市場需求進一步擴大、財政投資基本維持在去年水平、產業內增長的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總體形勢企穩向好的宏觀經濟環境更有利於電工行業發展。」張雅林進一步表示。
「應該說,國家應對金融危機、擴大內需和刺激經濟的一攬子計劃和改革措施在電工行業成效顯著。」張雅林預計,2010年電工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銷售產值等經濟總量指標將達到3.3萬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0%左右;利潤總額將超過1800億元,同比增長將高於20%;鑑於2010年1-5月我國進口的強勁增長勢頭,電工產品進口額,出口額和進出口總額等外貿指標也將實現20%以上的增長。
進入2010年以來,電工行業經濟運行開局良好,呈現「V」形反轉及強勁走高態勢,最新統計數據表明:1—4月,電工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0030.56億元,同比增長30.43%,完成工業銷售值9717.53億元,同比增長32.1%,實現進出口總額達344.65億美元,同比增長31.76%。
此外,電工行業主要產品產量也保持了高位。2010年全年發電設備產量仍將超過1億千瓦,電線電纜、電動機、絕緣材料等基礎電工產品的產量增長幅度將達到25%左右;只有變壓器產量前5個月小幅減少,為-3.87%,預計全年產量可能會與2009年持平或略有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