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機械 資訊詳情
高端製造業發展趨勢分析
 高端製造業 2011-01-01 10:09:31

    中國開始反思:我們還能依靠過去的模式保持經濟平穩增長嗎?我們還要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獲取低效率的增長嗎?未來拉動GDP的主要力量將來自什麼經濟領域,新的出路在哪裡?在此背景下,沿著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的變化軌跡,「高端製造業」開始在政府和工商界得到充分重視,未來增長潛力巨大。

    所謂高端製造業,從行業的角度講,指製造業中新出現的具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強競爭力的行業;從所處產業鏈的環節上講,其處於某個產業鏈的高端環節。具體來講,諸如能源和運輸等基建設備、工程機械、國防裝備、科學及控制用儀器、汽車、家電等產品的製造都屬於高端製造業。

    作為製造業大國,「中國製造」從勞動密集型的來料加工、貼牌生產向科技和資本推動的高端製造業過渡,是近年來外貿領域出現的新突破口。當前中國在家電、紡織、家用日化、電訊及聲音錄製設備、電子元件零配件等產品的生產上已處於淨出口狀態,產能擴張有限,並且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增速也開始放緩。另一方面,中國雖然已是製造業大國,但很多高端產品依然依賴進口,諸如電力機械、科學及控制用儀器、特種工業機械、精工機械等工業成品仍處於淨進口狀態,未來這些「高端製造」領域有望通過產業升級形成進口替代。同時,中國在工程機械、裝備製造等行業已開始形成有品牌的國際競爭力,未來增長潛力很大,有望通過「高端出口」來創造效率更高的外貿收入。

    「高端製造業」意味著產業競爭力從「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升級換代,這也是中國經濟進入結構轉型階段之後的發展需要。過去十年占中國GDP增長最大比例的是重工業,重工業化時代,經濟增長嚴重依賴能源消耗,粗放式增長模式使環境承載巨大的壓力。而當前中國已經進入重工業化尾聲,以2007年以來鋼鐵產量的增速明顯下降為代表,傳統重資產工業的增速已經明顯放緩。在經濟結構調整的驅動下,未來的產業升級將在目前的產業上進行並走向深化;同時,由收入分配改革帶來的低收入人群收入提高等因素,也將從勞動力成本以及需求升級上拉動產業升級。

    未來中國的產業升級路線將具有以下特徵:技術難度和壁壘相對較小;市場規模巨大;需要強大的製造能力以及上下游配套;從現有產業上升級,通過進口替代等方式。這些都和高端製造業的特徵相吻合。

    經濟界專家分析,隨著重工業、房地產對經濟的帶動周期進入尾聲,「十二五」初期政府已將先進裝備製造業定義為國家支柱產業,裝備立國的思路逐步確立。因此可適當關注在國際分工中具有比較優勢的、具備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能力的、輕資產的高端製造業,諸如鐵路設備、海洋工程、核電、電網設備、風電、精細化工、新材料、汽車、家電等行業;此外隨著產業升級走向深化,重卡、工程機械等勞動替代性行業也在快速增長。

    2008年金融危機席捲全球後,中國逐漸發現,過去的經濟增長方式遭遇嚴峻挑戰:國外訂單少了,占GDP相當比重的出口外貿直接受衝擊,拖累整個經濟;近年來隨著「用工荒」擴散以及工人工資水平增長,國內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中國製造」的國際競爭力堪憂;過去在粗放型投資模式下,各地方密集上馬的工業項目對資源和環境造成了巨大損失,代價沉重。

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高端製造業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