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教育 資訊詳情
當今外語受「重視」 國語被「看輕」
 語言 2011-01-01 11:23:57

現象

瀋陽市民宋雷的女兒宋晗溪剛4歲,從2歲半便開始接觸英語(論壇),除了在幼兒園學習,每周還要去外語培訓班。
4歲的宋晗溪認識的英語單詞比漢字還要多。她的父親糾結了: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在一家外語培訓班的課堂上,通過閱讀、對話,可以看出孩子們對於詞彙的記憶能力很強。
可拿著女兒從幼兒園帶回來的漢語識字卡片考考小晗溪,大部分漢字女兒都不認識,剩下幾個認識的,宋雷再從報紙上找出相同的字,女兒就又不認識了。「當初補習英語是為了讓孩子多掌握一門語言,可現在她的英語比漢語還要好,我真的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了。 」宋雷皺著眉頭表示,如今女兒掌握150個英語單詞,但認識的漢字還不到80個。

市場上難找漢語培訓班

在對瀋陽市幼兒教育市場進行調查中。在大街上,隨處可見某某外語培訓學校的招牌,即使是在一些綜合類教育培訓機構內,也沒有專門針對幼兒中文教育的項目。
除了一些國學課堂外,基本沒有教授中國傳統文化或者漢語的課程。而各種外語培訓體系已經十分成熟,通過一些有意思的教具、能一起玩的情景教學來培養孩子的興趣,孩子們自然學得就快。「同行業內補習機構,據我所知還是以英語、美語居多,漢語補習班也有,但是很少,畢竟重視外語的家長更多一些。

專家呼籲:別本末倒置

遼寧省青少年研究會秘書長孫浩哲表示:「許多國學大師都在7歲之前學會了大量的國學知識,從小就培養出良好的國學素養,7歲之前這段教育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如果孩子這么小就沉浸在英語當中,忽視了自己母語的教育,對孩子以後的國家認同感、文化認同感的形成十分不利。

他分析,目前,社會上對於青少年以及兒童的教育,就是重視外語,高考(微博)要考外語,考碩士博士還要考外語,工作之後評職稱依然要考外語。在高考中,英語考130分就是中上等,語文110分倒成了不得了的高分,這說明現有的教育環境出現了輕國語、重外語的不良現象,這對國學文化的發展十分不利。「社會應該從娃娃抓起,重視傳統教育以及母語教育,以免出現本末倒置。 」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語言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