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是雲計算,沒人說得清。一人一個說法,一家一種解釋,都言之成理,又千差萬別,也許這正是雲計算的魅力所在。
其實「雲」並不神秘。最初的主機-終端模式就是雲計算的雛形,那是資源全部部署在主機,用戶可以通過任何一台連線終端訪問主機;PC時代則強調個人計算能力,造就了intel和微軟;其後的客戶機/伺服器模式,並行計算、分布式計算、虛擬網絡等都著眼於計算資源優化部署;網際網路時代則誕生了瀏覽器/伺服器模式,以及今天的雲計算,在資源分配上都在強化雲端的功能,弱化終端的功能……
IT行業在經歷了30年「以技術為核心」的迅猛發展之後,突然放慢了腳步,回過頭來,重新審視自己和應用實踐,思忖著如何把已有的技術和產品用得更好。在雲時代,晶片集成度18個月翻一番的摩爾定律不再那麼神奇,超輕超薄超寬超大也不再那麼令人神往,IT行業的價值觀變了!不再一味追新、追快,而是追「好」。這一點與我們的「更好更快發展」和建設和諧社會理念暗合。
雲列印的新模式
在印表機領域中,雲列印在2010年被惠普提出,隨後雲列印迅速被中國消費者所認識,雲列印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概念,相信了解過惠普雲列印產品的人都應該清楚,它與雲計算是一個道理的,是將列印服務與網絡結合的一種新模式,它最大的亮點就是列印便利,配有全新「智慧驅動」技術,讓用戶免去了安裝驅動程序的繁瑣,可實現設備即插即用。
雲列印的市場有多大?
第一,你具備雲列印的智能終端嗎?對於雲列印這樣便捷的列印方式,相信誰都不會拒絕。然而不拒絕的前提是你是否擁有雲列印需求的智能終端。
未來關於具有「雲意識」的印表機是否可以普及,我們不得而知。但「雲列印」終將是列印界發展的一個新趨勢,它給我們帶來的便利是巨大的,這就需要有推開這扇嶄新的門的勇氣。相信不遠的將來,「雲列印」領域會有更多的列印廠商去嘗試。也相信「雲列印」的未來前景無限好。
第二,雲列印更加便捷實用。隨著移動辦公需求,越來越多的移動智能設備應用到商務辦公中,但無法列印成為移動辦公的阻礙。雲列印正可解決此問題。
試想一個場景,當你在趕往一個目的地的途中,有一項列印工作必須馬上完成,以前通常的做法或許將所需列印文件輾轉幾次傳送到具備列印條件的人手中,然後再通過電腦操作列印。而現在有了「雲列印」服務,只要輕輕一點就可以迅速完成,這是何等便捷。因此,現階段「雲列印」服務主要的目標客戶也定位為企業和移動列印環境。美國EFI公司市場部人員就談到未來酒店可以將「雲列印」業務作為增值服務提供給高端客戶。
至於收費模式,據了解,美國EFI公司的「雲列印」業務是將軟體和蘋果產品集成後銷售給終端用戶,而用戶在進行列印操作時與EFI、蘋果都不產生費用,用戶只和列印服務提供商產生費用。惠普相關部門負責人曾向表示,目前的可用程序都是免費的。就這些公司而言,能夠把握住未來技術的發展脈搏,看到它的巨大潛力,並搶占先機是他們考慮更多也是最關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