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工程機械 資訊詳情
中國工程機械向國際化發展
 工程機械 2012-01-01 11:10:31
  我國工程機械自給率從「十五」期間的70%左右,提高到目前的80%以上,逐步實現從製造到創造的跨越,銷售量和銷售額雙雙超越美國、日本、德國位居世界第一位。實際上,近年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以高速發展的態勢在全球工程機械行業大放異彩。2012年新年伊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就出現了國產品牌相繼出口海外的繁榮景象。
  
  近日,兩套三一180環保攪拌站歷經88天的安裝調試,在卡達的多哈新港拔地而起。競標成功的三一環保攪拌站,首次出口海外。
  
  1月10日晚,山推機械公司首台出口旋挖鑽機「山推SER22」在天津新港裝船啟運發往新加坡。
  
  1月18日,在中國龍年即將到來之際,6台「沭河」900、「沭河」904、「沭河」1004型四輪拖拉機,帶著常林人的深情厚誼,遠赴馬達加斯加,拉開了「沭河」大型輪式拖拉機2012年出口國外市場的序幕。
  
  自身實力增強吹響國際化戰略號角
  
  我國加入WTO以後,隨著已開發國家的先進技術、管理及資金進入中國市場,行業的競爭加劇。從總的發展趨勢看,由於國外先進資源的引入,大大促進了我國工程機械產品技術的創新,加快工程機械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產品結構調整和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把企業進一步推向國際市場。正是在2002年,中國工程機械企業迎來了國際化的元年,三一集團率先將產品賣到海外,開創了中國工程機械出口的先河,緊接著,中國工程機械軍團向海外市場展開了大規模的攻勢。
  
  入世十年,中國工程機械的出口方式由外貿公司轉向以企業自營出口為主;由貼牌轉向以企業自主品牌出口為主;由主要向第三世界國家出口轉向發達和次已開發國家;出口地區由游擊戰轉向陣地戰;銷售模式由直銷轉向代理制。同時,在開發海外市場過程中,產品性能質量也不斷提高,智慧財產權意識和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加強,海外銷售渠道和服務網絡日趨完善,海外投資和資本運作步伐加大,中國工程機械整體的國際化戰略布局初見端倪。
  
  中國工程機械產業「走出去」的動力可以歸納為:第一、整合優質資源;第二、在目標市場,降低成本、減少貿易摩擦。就核心資源而言,中國工程機械產業與國際同行相比較,優勢是在市場、規模、產能和人力資源上,中國工程機械產品物美價廉;劣勢是在觀念、體制、產品技術開發和企業管理上,與已開發國家同行業相比差距還很大。在已開發國家,整合優質資源(主要是技術資源、市場銷售資源、關鍵配套資源)是重要的內容。強大起來的中國工程機械,將目標瞄準全球,欲在國際揚威,讓世界感受中國製造的力量。
  
  大勢所趨國際環境需要「中國製造」
  
  2011年6月,徐工集團—委內瑞拉項目總價值48.42億元(折合7.446億美元),是迄今為止中國工程機械出口第一大單。
  
  2011年10月,宣工24台高驅動推土機產品完成了組裝、調試、檢測,準備銷往非洲國家安哥拉,合同總價值2000多萬元人民幣,這是2011年宣工高端產品出口最大的一筆訂單。
  縱然是委內瑞拉大規模的安居保障房建設以及非洲大陸的基礎設施建設,為中國工程機械大規模出口提供了龐大的市場,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中國工程機械產品質量可靠、技術先進也是贏得海外市場的最主要因素。
  
  自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歐美工程機械市場出現下滑趨勢,產品銷量、市場占有率正在逐漸被「中國製造」追趕甚至超越。2010年3月,南車公司與白俄羅斯國家鐵路聯盟簽署了12台中白貨運1型交流傳動電力機車供貨合同,實現了中國鐵路重大技術裝備出口歐洲「零」的突破。
  
  2011年8月,徐工集團首次向西歐出口徐工QUY80E(CE)履帶起重機,目前設備已經順利起運,前往歐洲的安特衛普港。徐工大型機械實現成功出口西歐,足以證明徐工產品的質量、海外售後服務水準已經有了進入高端市場的資格,給徐工當地經銷商極大信心,也標誌著徐工履帶吊產品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2011年12月,太原重工通過中航技國際工貿有限公司出口俄羅斯4台WK-35大型礦用挖掘機簽字儀式成功舉行。
  
  在2011年發布的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排行榜中,中國企業上榜數量創下歷史記錄,突破10家;其中3家企業進入10強。如此迅猛的發展勢頭,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速度。可以說,中國工程機械大規模出口,是大勢所趨,世界需要中國製造。
  
  國家採取政策措施鼓勵出口
  
  主要包括:商務部關於2010年全國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工作的指導意見;綜合運用出口退稅等手段,支持自主智慧財產權、自主品牌、大型成套、高附加值及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支持重點企業開展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研發;為有實力、有訂單的企業在接單、履約、售後服務及安全收匯等全過程提供服務;為出口基地、科貿創新基地等開展技術研發、試驗檢測、產品認證、信息服務、培訓等平台建設提供支持;支持企業到新興市場參展辦展,進行商標註冊和質量認證;支持企業發展境外營銷網絡,開辦售後服務網點;緩解中小企業出口融資難問題,引導融資擔保機構積極為中小出口企業提供融資擔保;實行421億美元出口信用保險額,推動大型成套設備「走出去」等。
  
  練好內功穩步前進海外飄香
  
  進入2012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大事喜事不斷,出口項目不斷增加,三一併購大象、柳工併購波蘭HSW,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在走向海外的大路上闊步前行。但是,如何將這條光明之路走穩、走好,同樣也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要思索的問題。
  
  專家建議,中國企業只有練好內功,提高出口產品的使用可靠性,加快國際通行標準認證、做好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檢索,加大自主智慧財產權項目的科技研發力度,充分利用各種出口外貿手段和政策,有效開拓國際市場,重點發展當地化的代理商,才能在出口之路上走得更遠走得更好。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工程機械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