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數位電視產業銷售收入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數字家庭應用規模不斷擴大,力爭在「十二五」末成為全球最大的數位電視整機和關鍵件開發、生產基地,主要產品產量和質量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到2015年,以數位電視和數字家庭為主的視聽產業銷售產值比2010年翻番,達到2萬億元,出口額達到1000億美元,工業增加值率達到25%。
「十二五」期間,我國電子材料年均增長率8%,到2015年銷售收入達2500億元;電子元件年均增長10%,到2015年銷售收入超18000億元,其中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銷售收入達4000億元,印製電路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700億元;電子器件年均增長25%,達到1800億元,其中平板顯示器件產業年均增長超過30%,銷售收入達到1500億元,規模占全球比重由當前的5%提升到20%以上。同時,國內平板顯示生產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形成2-3個年銷售收入在300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全面支撐我國彩電產業轉型和升級。
工信部24日發布《電子信息製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電子信息製造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在10%左右,2015年將超過10萬億元。
「十二五」期間既是我國電子信息製造業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也是產業增強核心競爭力、由大變強的攻堅時期。為落實《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提出的「增強電子信息製造業核心競爭力」要求,電子信息製造業「十二五」期間需要達到更高的發展水平。
首先,「十二五」期間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在10%左右,2015年超過10萬億元;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超過12%;電子信息製造業中的戰略性新興領域銷售收入年均增長25%。顯著增強骨幹企業核心競爭力及自主品牌市場影響力,形成五到八家銷售收入過千億元的大型骨幹企業,努力培育銷售收入過5000億元的大企業。
其次,百強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超過5%;信息技術領域發明專利申請累計總量達到130萬件左右;在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關鍵元器件、重要電子材料及電子專用設備儀器等領域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
工信部還分別發布數位電視與數字家庭產業、電子基礎材料和關鍵元器件、電子專用設備儀器等三個細分產業的「十二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