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嚴厲的限購背景下,大量樓市投資的資金從住宅流向商鋪等商業地產,而魚龍混雜的地產商也爭相打出誘人的高額投資回報牌。
據購買了星辰廣東港澳中心商鋪的一名業主代表王女士介紹,今年3月份交鋪後,6月份才有一家士多店開業,到8月份,招商進來的基本都是些「叫不上名的小商販」,根本沒有所謂的具備真實「港澳資質」的著名品牌。實際上,星辰廣東港澳中心並不是新樓盤,其原本是一個「爛尾」樓盤。空置的商鋪經人統一買下,轉手到香港鉑譽投資和駿合機構,重新包裝再度出售。
如今,早已經付錢的業主們只能「被」收鋪,而他們所期待的火熱開業經營的場面看似遙遙無期。而業主們的焦急等待只換來了項目相關負責人的一句,「我們也想開業,計劃趕不上變化快」。
這類地產糾紛並不是個案,而是十分普遍的,就目前整體趨勢來看,商鋪投資的風險在加大,尤其是中小型商鋪的投資,失敗的多,成功的很少。了解更多( 「十二五」期間中國商鋪地產行業發展預測及投資戰略諮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