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份主流B2C廠商的網絡品牌影響力排名中,京東商城、天貓、亞馬遜中國繼續保持7月份的排名地位不變,分別位居前三甲,而凡客則跌落前十榜單。
這一消息成了「凡客之困」的確鑿說明。就在剛剛過去的8月,凡客由於搬家至亦莊而引發了市場關於其裁員和資金斷鏈的猜想,雖然公司第一時間進行否認,但是從上述的數據中看,凡客落伍主流行列已經成不爭的事實,拋棄過去的光環,回歸理性發展,已經成為凡客的首要任務。
「大躍進」曾讓凡客吃盡了苦頭
從成立到2010年,凡客都保持了極快的發展速度。我們單單看數據:幾年的時間銷售額從零增長到20億元。而企業的急速擴張加上資本的熱捧,也使得公司管理層的心理狀態一度發生了變化。這一點,從凡客對2011年銷售目標的制定上就看得出來,在凡客2010年年會上,陳年公布2011年銷售目標為 40億;剛過元旦,這個目標就提高為60億;到了三月,又提高到100億,是前一年的整整五倍。
現在回過頭來看,這也許是凡客6年發展歷史中最嚴重的一次戰略失誤,也直接導了致其在2011年出現近6億元的虧損、超過10億的庫存,倒閉傳言聲四起。經過2012年一整年的清庫存行動,凡客活了下來,而其創始人兼CEO陳年也在公司年會中進行了深刻的反省。他承認由於自己「頭腦發熱」犯了錯誤,讓凡客遇到了一些困難,也讓合作夥伴生出了一些誤解。但是這其中的苦澀,也許陳年自己最清楚。
凡客的迷失,無疑是中國網際網路過去兩年最經典的冒險故事。
網站低調改版,凡客開始尋找「初心」
從王珞丹「凡客體」、黃曉明「春天體」、李宇春「挺住體」曾引發了網絡上「凡客體」熱潮。現如今,多數關注凡客的消費者切切實實能夠感受到的是,周圍人在凡客上購物次數減少,大街上和寫字樓里,捧著凡客包裝盒的凡客送貨員的身影在減少。李宇春、韓寒等明星當初為凡客代言的品牌衝擊效應似乎正在從喜歡凡客的消費者頭腦中遠去。
是繼續打造鐘情的網際網路品牌,還是為了生存委身於電商平台,對於陳年和他的凡客來說一直是個問題。
近期,凡客網站再次低調改版。從改版後的凡客首頁的結構看,主要由三部分構成:左側為產品分類框,中部是廣告大圖切換框,右側為產品推薦位。與之前將首頁廣告資源讓位給第三方品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目前凡客首頁主要位置都是自有品牌商品,首頁主圖的7個坑位中,只有2個給了唐獅、御泥坊等外來品牌。
有業內人士就指出,凡客應該強調保持自有品牌的發展優勢,可以維持其與其他平台的差異化,從而避免與其他大平台直接競爭。
開放平台不意味著就是完全平台化。他強調,凡客主要特點還是一家網際網路自有品牌公司。凡客的開放和合作不會影響自有品牌的發展。成為 「中國好聲音」的官方惟一服鞋類授權品牌商,並圍繞「中國好聲音」開展一系列營銷活動;又宣布自有品牌商品入駐蘇寧易購開放平台,成為第一批與蘇寧雲台簽約的品牌商戶,凡客近期一系列的舉措似乎也在傳達,重塑自有品牌的核心地位已經展開······
「堅定自己做品牌的決心,網際網路服裝品牌的春天才剛剛開始」,在陳年的話語中,可以感受到他似乎已將凡客的過去的成功與失敗之處拋之腦後。不忘初心,方得始終,6歲的凡客,或正迎來一個新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