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能源 資訊詳情
中國「煤改氣」面臨氣少價高難題
 煤改氣 2013-01-01 10:27:48

  面對全村上千萬元的燃氣取暖「缺口」,張計小一籌莫展。供暖季來臨,村集體不得不先墊上60萬元,給村民供上暖。

  張計小是煤炭大省山西太原市殷家堡村居委會副主任。自從2012年村里實行「煤改氣」供熱後,罩在村頂的「煙蓋子」不見了,但隨著天然氣價格不斷上漲,百姓直呼過不起冬。

  擔憂的並不止他一村。報告網記者走訪太原市大馬、小馬、北張等「煤改氣」社區後發現,幾乎每個村莊的今冬供熱皆有欠帳。

  太原市大馬社區負責供暖的武三隻告訴記者,天然氣價格從去年的每立方米2.26元漲到今年的3.6元,供熱成本達到每月每建築平米9.2元以上,如果按新價格收取暖氣費,供熱費用缺口將達1200餘萬元。

  11月中旬以後,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正式進入供暖季,霧霾天氣再度引發公眾對空氣污染的擔憂,和往年一樣,各地為了治理大氣污染,紛紛實施「煤改氣」工程。

  專家對煤炭和天然氣在相同能耗下排放污染物量對比分析發現,兩者排放灰粉的比例為148∶1,排放二氧化硫比為700∶1,排放氮氧化合物比為29∶1。天然氣作為一種清潔和高效能源,市場需求日益旺盛。

  在山西太原,兩年間完成「煤改氣」的常年運行鍋爐近400多台,分散燃煤採暖鍋爐1100多台。「僅此一項,去年減少用煤25萬噸,今年再減少20萬噸。」太原市環保局區域污染控制處處長孫建星說。

  山西昌達隆供熱有限公司去年投入近3000萬元,建成了太原市最大的燃氣鍋爐設備。公司經理張榮舟說,改造後每年可以減少煙塵排放1500噸,二氧化硫550噸,灰渣2100噸。

  環保優勢雖然顯而易見,然而,氣源不足、成本高,成為掣肘「煤改氣」的兩大決定性因素。

  國家發展改革委在2013年全國天然氣迎峰度冬供應保障協調會上透露,今年全國天然氣供應缺口達220億立方米,經過各方努力挖潛後,仍有100億立方米左右的缺口。

  中國「富煤缺油少氣」的能源結構,以及天然氣自給率低、需求增長過快、季節性波動大等因素導致供需矛盾將長期存在。

  太原市城鄉管委會供熱供氣管理處處長王小春表示,今年太原市政府將對燃氣供熱這塊進行單獨補貼。2015年太原市要達到清潔供熱全覆蓋的目標,改造燃煤鍋爐是必然趨勢。

  山西省社科院能源所副所長王雲珠建議,一方面,供熱企業要擺脫用氣供暖的虧損,還需要更多財政支持。只有政策配套補貼到位了,才能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應繼續深化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煤改氣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