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機行業處於新黃金十年的發展機遇期,上述高管表示,裝備製造業一些巨鱷紛紛將目光投向農機行業,預計農機市場未來將面臨重組和洗牌。
早在15年前,福田雷沃進入農機行業並通過小麥收穫機先聲奪人,快速在農機市場站穩腳跟並實現了持續發展;3年前,奇瑞重工以閃電般的速度拓展了農機市場,並以幾近全面開花的產品系列上演了一嘲特種兵狙擊戰」。
據悉,目前,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徐工集團、吉利集團、北汽集團等工程機械、汽車大鱷正在籌划進入農機行業。中聯重科的步伐稍快,已經組建了農機事業部;三一重工雖然不聲不響,但也在農機行業完成了多項布局;而徐工集團則已經做出了樣機。企業湧入會導致產能過剩、惡性競爭出現,農業機械行業是否重蹈工程機械覆轍?
中國農機行業巨大的市場空間,不僅吸引了國內裝備製造業一些大鱷的目光,而且也吸引了約翰迪爾、愛科、久保田、洋馬等外資巨頭的目光,他們通過建廠、合資、併購等多種方式在中國安營紮寨,大舉進入中國農機市常
中國農機市恥大,又是世界農業中心。愛科近幾年逐漸加大對中國的投資,建立本土化的管理團隊,發展營銷網絡,實現銷售量的增長,旨在給中國用戶提供最好的產品。
隨著國際農機巨頭、工程機械、汽車以及社會資本的加入,農機市場競爭已經由價格競爭轉向品牌、傳播、公關等多方位競爭。而「品牌競爭將成為農機市場競爭的焦點。」
令人擔心的是,本土品牌將在激烈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水稻收割機、水稻插秧機、大馬力拖拉機、采棉機、甘蔗收穫機等重點產品幾乎被日系的久保田、洋馬和美系的約翰迪爾、愛科等國際巨頭壟斷了市場,留給國內企業的機會和空間越來越校而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後來者能否瞄準高端重點產品領域,通過迅速整合資源加快創新,從而實現產業突破仍有待觀察。
在此情勢下,農機行業將面臨重組和洗牌,「農機補貼可能成為部分市場競爭力不強的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