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春耕之際的中國工程機械市場迎來強勁復甦信號。2025年2月數據顯示,挖掘機銷量同比增長超五成,基建投資加速與設備更新政策形成雙重支撐,疊加海外市場穩步拓展,行業正迎來內外需求共振的新周期。從政策端到產業端,多重利好持續釋放,為全年增長奠定堅實基礎。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2月,國內挖掘機實現銷售19,270台,同比增長52.8%,其中內銷同比激增99.4%至11,640台。開年前兩月累計銷量達31,782台,同比增長27.2%,凸顯市場活力加速釋放。中大挖需求回暖尤為顯著:12月國內中型挖掘機銷量增長51%,大型挖機增長9%,遠超2024年同期水平。
這一亮眼表現背後是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上一輪設備採購周期進入更新窗口期,疊加基建投資加速落地,礦山等場景需求保持穩健。同時,小松數據顯示國內開工小時數同比增長超百個百分點,反映實際工程量顯著回升。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新增4.4萬億元專項債額度,並強化城中村改造與設備更新投資。2024年基建投資同比增長9%,水利管理業更以41.7%增速引領增長,直接帶動土方機械需求。政策組合拳通過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增發地方政府債券等方式改善資金流動性,推動存量項目復工和新項目啟動。
值得注意的是,本輪復甦呈現結構優化特徵:小型挖機在高標準農田建設、市政工程中廣泛應用,有效拓展了市場需求邊界。勞動力成本上升也加速農村施工機械化進程,進一步鞏固行業增長動能。
裝載機市場同步升溫,2月銷量達8,730台,國內銷量同比增長63%;平地機、壓路機等設備開工率分別提升至54.8%和62.3%,較2024年同期顯著改善。起重機與混凝土機械等房地產關聯產品回暖,反映基建與地產雙輪驅動效應顯現。
新能源轉型成為新增長點:電動裝載機2月銷量突破1,300台,同比激增345%,滲透率躍升至14.5%。政策對綠色設備的補貼傾斜及全生命周期成本優勢(單台節省超百萬元),正加速行業電動化替代進程。
2月挖掘機出口7,630台,同比增長12.7%,裝載機出口量同步增長13.2%。12月累計數據表明,東南亞、非洲等新興市場需求保持高景氣,歐美市場降幅收窄,國際市場份額穩步提升。企業加速布局海外基地與本地化服務網絡,在礦山機械、電動產品等領域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頭部廠商訂單顯示,徐工純電動裝載機批量交付東南亞礦區,三一重工200台自卸車出口印尼,中聯重科起重機海外簽約超8億元,印證"中國智造"的全球競爭力。
總結:行業復甦動能強勁 多維度增長前景可期
從國內基建投資加速到設備更新替代周期啟動,從新能源轉型紅利釋放到海外市場縱深拓展,工程機械行業正構建多維增長支撐體系。政策端持續加碼、技術疊代催生新需求、產業鏈韌性不斷增強,2025年有望成為行業全面復甦的關鍵之年。隨著水利建設推動小挖需求、地產企穩帶動中挖增長、礦山開發穩定大挖市場,疊加出口版圖的持續擴大,中國工程機械產業正開啟新一輪高質量發展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