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家電 資訊詳情
海爾攜手阿里 格力承壓10億賭未來
 海爾 2013-01-02 10:19:32

  上周,海爾宣布與阿里牽手,董明珠又與雷軍對賭,網際網路在家電業中的戲份越來越重。

  網際網路與大型家電企業原來各走各路,尤其格力、海爾、美的三大白電企業,一直以專賣店渠道為主,電商只是其多元化的渠道之一,更多是陪襯的角色。然而,如今海爾與阿里戰略合作,標誌著大型家電企業對電商渠道的正式肯定。

  從阿里,海爾可以得到三個層面的支持:一是物流服務的訂單。海爾正從製造業向服務業延伸,海爾電器的目標是成為商貿平台,不局限在家電業。引入阿里的戰略投資後,日日順在國內三四級市場龐大的家電分銷、配送體系,就可以源源不斷地接到訂單,這些訂單不只家電,還包括家具、建材的配送和安裝。日日順將更加社會化,服務將變為新的利潤點。

  二是阿里的大數據。海爾近年淨利潤增長快於收入增長,但收入增長並不快。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張瑞敏認為,主要是缺乏顛覆性創新,而要產生顛覆性創新,需要在平台上交互用戶的需求。與阿里合作之後,海爾可以分享阿里的資料庫,針對用戶需求來開發新產品。

  三是磨合出新的商業模式。智能化是家電業的趨勢。比如,未來智能冰箱可以自動告知主人雞蛋沒了,並把需求反饋給網上超市,讓超市及時配送。海爾正致力於提供整套智能家電的解決方案。與阿里合作之後,海爾如何利用阿里的電商資源,形成新的商業模式值得期待。

  格力、美的與海爾一樣,都是中國年產值超過千億元的家電巨頭。海爾牽手阿里,給其他家電大廠帶來了示範作用,也帶來了一定壓力,格力、美的下一步在網際網路上如何布局呢?

  12月12日,2013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的頒獎晚會上,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與小米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雷軍公開打賭。雷軍說,小米五年後如果收入超過格力,董總給他一塊錢。直爽的董明珠馬上回應說,她敢賭10億元,五年後格力的收入仍會超過小米。

  當選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的董明珠,自有她的底氣。格力電器繼去年成為國內首家年收入達1000億元的家電上市公司之後,今年預計收入將達到1200億元、淨利潤達到100億元,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是實體企業的成功代表。

  敢於與雷軍對賭10億,董明珠說,因為格力有23年的基礎,有科技創新研發的能力,「而且我們保持了過去傳統的模式,把馬總請進來,世界就屬于格力,你只有一半,不行的」。

  言下之意是,格力只要把馬總(指站在旁邊的阿里董事長馬雲)請進來,將格力上萬家專賣店的實體網絡與網際網路結合,格力就有未來;小米只在網上,沒有落地,優勢少了一半。

  其實,格力是全球家用空調的老大,而小米做的是手機、盒子,兩者並沒有直接的競爭關係。董明珠這句話與其說講給雷軍聽,不如說是藉此機會,公開表達格力對網際網路的看法。

  今年,格力電器成立信息化委員會,董明珠擔任主任。她曾向報告網記者說:「格力未來做到2000億元,讓員工拿到10萬年薪,靠人海戰術肯定不行,這時候需要信息化,既然有(網際網路)這樣的時代產物就要充分地運用。」

  此前,格力空調也有做電商,主要由各地銷售公司來操盤,小心地避免對實體店構成衝擊,畢竟專賣店貢獻了格力八成的銷售收入。在董明珠與雷軍對賭之後,格力會否從全國層面、以更長遠的角度,來布局電商渠道?

  而2014年將是美的空調的電商年,今年9月美的家用空調已專門成立了電子商務部門。

  可以預期,大型家電企業專賣店體系線上線下融合的序幕已經拉開。

  想了解家電行業(報告)相關資料請閱讀報告網的《2011-2015年中國家電連鎖行業深度調查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海爾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