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油漆 資訊詳情
2014年全球順酐市場低迷態勢難扭轉
 順酐 2014-01-01 09:43:34

  進入2014年,順酐(順丁烯二酸酐)市場延續2013年虧損狀態,整體呈現疲軟態勢。價格已經徘徊在10400~11000元/噸。後市在產能過剩以及需求不旺等利空因素作用下,順酐市場將重蹈2013年低迷、虧損覆轍,價格市場難以有搶眼表現。但鑑於成本支撐,跌幅不會太大,以窄幅震盪盤整為主。

  目前,順酐市場的產能過剩集中體現在產能增長過快上。而國內目前整體經濟形勢疲弱,市場需求難以提振,價格持續低位,去庫存周期較長。工廠利潤空間也隨之縮小,產品調整空間收窄。目前順酐行業全年整體開工率不足五成,部分相對較小的裝置由於不堪重負已經停車。預計2014年順酐新增產能在50萬噸左右,產能過剩現象將進一步加劇。預計未來兩三年,我國順酐價格隨著產能的不斷增加也將逐步降低。

  解析:

  (一)國內順酐市場低迷主要原因

  1、產能過剩打壓市場

  隨著近幾年新增產能不斷增加,順酐行業處於過剩狀態。2013年,隨著齊翔騰達化工年產10萬噸以及江山化工年產8萬噸等順酐裝置投產,國內順酐產能達到172.9萬噸,較2012年的140.9萬噸增長32萬噸,但產量較2012年74萬噸僅增加0.3萬噸,放空產能達到了一半以上,產能過剩率達130%以上。

  2、正丁烷法衝擊市場

  目前我國順酐合成工藝是傳統苯氧化法和正丁烷法。去年以來,我國順酐行業新增裝置大都集中在正丁烷法方面,並且這種合成方法正來勢洶洶地占領市場,逐漸有主導市場之勢。

  3、需求不旺鉗制市場

  作為順酐下游,不飽和樹脂市場交投一般,在終端需求低迷影響下,廠家紛紛下調價格來促進銷售量,走貨情況整體來看比前期略有好轉。高價原料庫存較多的樹脂廠家,繼續挺價維穩,走貨異常緩慢。

  (二)我國順酐產能及開工率

  進入2000年以來,我國順酐行業持續、高速的發展,順酐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有機原料產品。2012年國內順酐實際生產量達到約80萬噸,比2000年增長了5倍。2013年,隨著下游產品用量的進一步增加,尤其是近兩年國內多套大型1,4-丁二醇裝置和風力發電行業的迅速建設,順酐的需求量也在不斷攀升,這給順酐的發展提供了相應的發展空間。

  國內順酐產能及開工率

我國順酐的產能及開工率

年度

生產能力

產量

開工率

2003年

25.8萬噸

20.47萬噸

79.3萬噸

2008年

81萬噸

50萬噸

61.7萬噸

2012年

111萬噸

80萬噸

72.1萬噸

2013年

120萬噸

96萬噸

80萬噸

來源:宇博化工諮詢


  (三)正丁烷法和苯法發展趨勢

  國內順酐裝置的生產工藝目前從原料路線上看,苯法和正丁烷法共存;從後處理回收工藝上看,水吸收和溶劑吸收共存目前,國內順酐生產能力的63%為苯法固定床工藝,100%為水吸收工藝;正丁烷法固定床工藝生產能力占37% ,其中溶劑吸收占生產能力77%,水吸收占生產能力23%。苯法與正丁烷法兩種工藝技術的發展成熟、可靠,都具有大規模工業化生產裝置。裝置運行穩定、安全、可靠,產品質量優良。

  1、兩種工藝技術發展方向

  苯法工藝技術氧化反應部分在改進提高催化劑性能基礎上,向高負荷、高濃度進料發展,以提高裝置的產能和降低能耗;後處理回收則在解決脫水間歇的基礎上向連續工藝發展,以提高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降低能耗以及產品提高收率。正丁烷法工藝技術氧化反應部分在改進提高催化劑性能基礎上向低酸、低壓降發展,以降低裝置的能耗;後處理隨著生產大規模化,從水吸收工藝向溶劑吸收工藝發展,以提高產品質量和產品效率。

  2、兩種工藝市場前景

  苯法工藝由於原料價格因素,將維持原狀,部分規模較小,且無上下游的企業很有可能退出市場。苯法順酐產量比重將逐步下降,此種趨勢同國外70年代以後順酐發展趨勢相似。正丁烷法工藝近幾年發展較快,其主要原因是技術國產化、原料價格便宜,特別是西氣東輸民用液化氣作為燃料大幅下降,大部分轉向化工領域延伸加工,其中正丁烷下游尚無開發,使正丁烷法順酐原料價格優勢明顯。未來3至5年,是正丁烷法順酐快速發展期。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順酐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