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告網最新消息:我國將建立以公民身份證號和組織機構代碼為基礎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根據規劃,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建成後,公民信用帳號將成為我國每個國家公民的另一張「身份證」。據悉,國家層面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已上報國務院,並將於近期發布。
據悉,公民信用帳號將作為衡量個人誠信「尺碼」,並廣泛運用到其生活和工作中,企業也將有一個唯一的「身份證明」,包羅企業種種信息,成為衡量企業「品行」的重要標準,伴隨企業不斷成長壯大。
根據規劃,以政務、商務、社會、司法等四大領域為主體的信用體系建設方案實現了社會信用的全面覆蓋;據報告網了解,2017年,將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記、稅收繳納、社保繳費、交通違章等信用信息的統一平台,實現資源共享。
更多中國信用卡市場投資分析報告請查閱報告網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信用卡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國家信用體系建設任務分三步走:
2014年6月底
推動部署建立統一的信用信息平台,逐步納入金融、工商登記、稅收繳納、社保繳費、交通違章等信用信息;提出加強政務誠信制度建設的方案;提出建立以公民身份證為基礎的公民統一社會代碼制度的方案;建立以組織機構代碼為基礎的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
2015年
推進商務誠信建設;出台並實施政務誠信制度;出台並實施以公民身份證號碼為基礎的公民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出台並實施以組織機構代碼為基礎的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
2017年
基本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記、稅收繳納、社保繳費、交通違章等信用信息的統一平台,實現資源共享。
涉及範圍廣並有助提高政府透明度
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涉及政府、企業、個人等多個方面。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表示,在這些角色當中,政府應該唱主角。他認為,如果為當前各類經濟主體的信用打分,老百姓的信用最高。像個人的房貸,還貸率最高。與之相對應,一旦出現了政府失信,就意味著其他方面的利益受到損害。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蘇明說,政府透明度非常重要,就是政府的信息公開。公民信用帳號建立之後,如果法律、政府透明度能聯繫起來,再加上民間和社會組織,大家形成一種合力,那麼未來信用體系的構建將有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