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3月中國工商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拉開帷幕以來,極大地激發了民眾創業熱情,新登記市場主體不斷湧現,「紅利效應」初顯。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長春自2014年3月中國工商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拉開帷幕以來,極大地激發了民眾創業熱情,新登記市場主體不斷湧現,「紅利效應」初顯。
2月7日,國務院印發《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實行註冊資本認繳登記制,放寬註冊資本登記條件,改革年度檢驗驗照制度,簡化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手續,中國報告大廳的《2014-2019年全球電子信息材料行業市場競爭力格局與企業戰略投資研究分析報告》顯示推行電子營業執照和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等多項改革,進一步放鬆對市場主體准入的管制,擴大社會監督,實現「寬進嚴管」激發各類市場主體創造活力。
「工商登記改革讓我圓了開公司的夢。」來自吉林省的70歲老人常兆生說。
改革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定,股東的貨幣出資金額不得低於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的30%。「常兆生雖然擁有攝錄器材方面的專利技術,但缺少資金無法申請註冊公司。」吉林省長春市工商局行政審批辦公室主任薛麗梅說。
薛麗梅說,新《公司法》修訂後,取消了公司註冊資本最低限額要求,不再限制公司股東的首期出資額、出資比例和出資期限。依據新政策,常兆生順利獲得了營業執照,其註冊資本全部由無形資產組成。
長春市西裝有限責任公司在增資時採用分期到位方式,按規定2014年5月份註冊資本需繳付齊全。由於受各方面因素限制,企業在到期前仍有小部分資金沒有及時交付。改革前,這個公司只能減少註冊資本;但新政策不再規定公司股東(發起人)繳足出資的期限,從而延長了這個公司註冊資本的繳付期限。
中國報告大廳、宇博智業市場研究員表示,實行註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度激發了市場主體的創業熱情。僅今年3月份1個月,吉林省新登記市場主體28485戶,占一季度新登記市場主體總數的56.2%,超過1、2月總和。
中國其他省市的工商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也掀起「創業熱潮」。四川省成都市工商局數據顯示,自工商登記制度改革以來,3月份成都新增市場主體數與2月環比增長73.3%,4月環比增長33.4%,新增量在3月份井噴後仍然保持穩步上升。
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工商登記制度首月,新登記企業就同比增長40.53%,註冊資本總額同比增長249.47%,私營企業占新增用戶數的96%,同比增長40.49%。
由於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取消了公司註冊資本最低限額要求,「一元錢辦公司」成為人們關注重點。記者了解到,3月份吉林省有一戶「一元公司」和一戶「百元公司」進行了註冊登記。
「儘管一元錢可以辦公司,但我們建議投資者保持理智,畢竟與他人談生意時,註冊資本只有一元錢容易引起質疑。」吉林省工商登記制度改革辦公室負責人陳宇說:「我們建議,'一元錢辦公司』、'一百元辦公司』適用於註冊資本不高的企業,如家政服務、信息諮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