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休閒食品 資訊詳情
低溫肉製品在市場脫穎而出 雙匯和雨潤誰是老大
 肉製品 2015-01-01 10:06:28

  春節前後,大公司、小公司都會盤點自己取得了哪些成績,在行業里的排名有何變化。

  在肉類行業,雙匯和雨潤都是大公司,各自的掌門萬隆和祝義財據說來往也不少,互相學習取經;但是在排名問題上,兩家可是互不相讓。

  一般人印象里可能多會覺得雙匯現在是市場的老大,事實上,雙匯也是這麼公開界定自己的,雙匯發展在2014年的半年報里說:公司冷鮮肉和低溫肉製品的產量在行業內領先於主要競爭對手,冷鮮肉和低溫肉製品在同類產品中的比重同樣優於行業內主要競爭對手。

低溫肉製品在市場脫穎而出 雙匯和雨潤誰是老大

  雙匯的主要競爭對手不知道是否包括雨潤。誰是老大這個問題,雨潤另有說法。

  同樣是在2014年的半年報中,雨潤食品稱:雨潤食品於2014年4月第二十二屆中國市場商品銷售統計結果新聞發布會中再度蟬聯低溫肉製品、冷鮮肉國內市場占有率冠軍,並在過去16年連續奪得低溫肉製品國內市場占有率的頭把交椅。

  誰是冷鮮肉和低溫肉製品的老大,雙匯和雨潤給出的答案可以說是針尖對麥芒。

  肉類是個大概念,有鮮肉、肉製品和凍肉三大類,中國消費者現在有錢了,吃凍肉的很少。鮮肉里有熱鮮肉、冷鮮肉,熱鮮肉現殺現賣,不利於保存;冷鮮肉是生豬屠宰後迅速冷卻,運輸、銷售、儲藏基本都在0~4攝氏度的環境中進行,安全、衛生,口感也不錯,國內正在大力推廣冷鮮肉。

  肉製品里有低溫肉製品和高溫肉製品,低溫肉製品不耐長時間保存,但是營養、口感等指標好於高溫肉製品。

  國內消費者對豬肉從吃飽已經向吃好轉型升級,冷鮮肉和低溫肉製品因此也就成了肉類企業的必爭之地,幾大巨頭的排位也有微妙的變化。

  如果比收入,雙匯還是要壓雨潤一頭的。2014年上半年,雙匯發展生鮮凍品收入約81.8億元人民幣,低溫肉製品收入約45.9億元人民幣。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肉製品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同期,雨潤食品冷鮮肉及冷凍肉營業收入81.5億港元,低溫肉製品營業額約13億港元。按照現在1港元只能兌換0.8元左右的人民幣,雨潤食品冷鮮肉與冷凍肉的收入合人民幣不到70億元,低溫肉製品合人民幣約11億元,所以單純從收入的角度來說,雙匯發展低溫肉製品的收入遠高於雨潤食品,由於雙匯發展凍肉和冷鮮肉的具體收入不清楚,無法對比,但是雙匯冷鮮肉方面超過雨潤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創業之初,祝義財正是以低溫肉製品在市場脫穎而出。上世紀90年代,當時的肉類企業很多在熱火朝天地生產火腿腸這種高溫肉製品,祝義財獨闢蹊徑,瞄準低溫肉製品的市場空白,成為國內不少高檔酒店西式肉製品的供應商。

  而雙匯以火腿腸稱雄市場,近年來除了繼續占據高溫肉製品市場的老大寶座,還下大氣力推進低溫肉製品和冷鮮肉,已經後來居上。

  雙匯和雨潤誰是老大,其實並不重要。中國的肉類市場足夠大,但是各家公司占有的市場份額都不大。一位業內人士認為,即便是行業的老大,也只有2%~5%的市場份額,這樣的份額能成為老大,意味著企業還處在比較低端的水平。在市場營銷和品牌打造等方面,無論雙匯還是雨潤,要做的事還很多。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肉製品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