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岩氣是蘊藏於頁岩層可供開採的天然氣資源,中國的頁岩氣可采儲量居世界首位。近日,中國已宣布將在今後五年降低對頁岩氣的補貼,此舉將進一步打擊中國與美國「頁岩革命」媲美的計劃。
頁岩氣的形成和富集有著自身獨特的特點,往往分布在盆地內厚度較大、分布廣的頁岩烴源岩地層中。較常規天然氣相比,頁岩氣開發具有開採壽命長和生產周期長的優點,大部分產氣頁岩分布範圍廣、厚度大,且普遍含氣,這使得頁岩氣井能夠長期地以穩定的速率產氣。
中國頁岩氣行業發展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至2018年的補貼將從現行的每立方米0.4元人民幣降至每立方米0.3元人民幣。並將在2019年至2020年間進一步降至0.2元人民幣。
中國政府曾推動其國有石油企業開發頁岩氣,試圖藉助指令打造進口石油的國內替代品,解決中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儘管初步結果令人失望,但石油企業中石化和中石油已誓言實現中央設定的頁岩氣生產目標。它們表示需要補貼才能做到這一點。
相關專業人士表示,對補貼的下調錶明,中國政府的預期是技術進步正降低開採成本。「對於太陽能和風能,很明顯可以看到成本正在下降。不過對頁岩氣,我們發現這一點就沒那麼明顯了。」
中國的多山地形、壟斷式的管道基礎設施、以及在人口密度較高的山谷將水資源用於頁岩氣生產的政治困難,令中國採掘頁岩氣比美國成本更高、難度更大。在美國,國內供應的激增已壓低了能源價格,取代了進口。中石化已在其頁岩氣開發成功上投入了最大的政治資本,大肆宣傳在涪陵頁岩氣田的生產。這個岩氣田位於內陸港口城市重慶附近。中石化高管曾於去年表示,如果沒有補貼,該公司無法在頁岩氣生產上實現盈虧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