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氣品質高低直接反映了空氣污染的程度,空氣中也會蘊藏著很多的煙塵,顆粒物。這些肉眼看不到的污染物實際上正在悄悄的侵入我們的身體。而環保問題,也是我國目前最為重視的一個大問題。6月4日,環保部公布了《2014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其中監測的161個城市只有16個城市空氣品質達標。
城市空氣品質不足一成達標
2014年是我國空氣品質新標準實施的第二年,全國開展空氣品質新標準監測的161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僅舟山、福州、深圳、珠海、惠州、海口、昆明、拉薩、泉州、湛江、汕尾、雲浮、北海、三亞、曲靖和玉溪共16個城市空氣品質達標(好於國家二級標準),占9.9%;145個城市空氣品質超標,占90.1%。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重點地區中,京津冀區域13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年均濃度為9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3%,僅張家口市達標,其他12個城市均超標。長三角區域25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年均濃度為6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4%,僅舟山市達標,其他24個城市均超標。珠三角區域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6%,有3個城市達標。
地下水監測點超六成水質差
據全球大氣污染治理行業市場深度調查顯示,2014年,全國423條主要河流、62座重點湖泊(水庫)的968個國控地表水監測斷面(點位)開展了水質監測,Ⅰ、Ⅱ、Ⅲ、Ⅳ、Ⅴ、劣Ⅴ類水質斷面分別占3.4%、30.4%、29.3%、20.9%、6.8%、9.2%。
32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了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取水總量為332.55億噸,達標水量為 319.89億噸,占96.2%。在4896個地下水監測點位中,水質優良級的監測點比例為10.8%,良好級的監測點比例為25.9%,較好級的監測點比例為1.8%,較差級的監測點比例為45.4%,極差級的監測點比例為16.1%,較差、極差監測點占比達61.5%。
農藥有效利用效率僅到35%
首次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2005年4月-2013年12月)結果顯示,全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為16.1%,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1.2%、2.3%、1.5%和1.1%。耕地土壤點位超標率為19.4%,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土壤點位超標率分別為10.0%、10.4%和11.4%。污染類型以無機型為主,有機型次之,複合型污染比重較小,無機污染物超標點位數占全部超標點位的82.8%。
在農業污染方面,目前,全國化肥當季利用率只有33%左右,普遍低於已開發國家50%的水平;中國是世界農藥生產和使用第一大國,但目前有效利用率同樣只有35%左右;每年地膜使用量約130萬噸,超過其他國家的總和,地膜的「白色革命」和「白色污染」並存。
中國空氣品質等級怎麼劃分
城市空氣品質等級是據城市空氣環境質量標準和各項污染物的生態環境效應及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所確定的污染指數分級以及相應的污染物濃度限值。目前,城市空氣品質污染指數的分級標準是:
1、空氣污染指數(API)0-50,為國家空氣品質日均值一級標準,空氣品質為優,符合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其他需要特殊保護地區的空氣品質要求。
2、(API)51-100,為國家空氣品質日均值二級標準,空氣品質良好,符合居住區、商業區、文化區、一般工業區和農村地區空氣品質的要求。
3、(API)101-200,為三級標準,空氣品質為輕度污染。若長期接觸本級空氣,易感人群病狀會輕度加劇,健康人群出現刺激症狀。符合特定工業區的空氣品質要求。
4、(API)201-300,為四級標準,空氣品質為中度污染。接觸本級空氣一定時間後,心臟病和肺病患者症狀顯著加劇,運動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現症狀。
5、(API)大於300,為五級標準,空氣品質為重度污染。健康人運動耐受力降低,有明顯症狀並出現某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