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橄欖的形態特徵常綠小喬木,高可達10米;樹皮灰色。枝灰色或灰褐色,近圓柱形,散生圓形皮孔,小枝具稜角,密被銀灰色鱗片,節處稍壓扁。
食用橄欖油、油橄欖保健品、化妝品、橄欖茶、橄欖酒。..。..被譽為「中國油橄欖之鄉」的隴南武都22日在深圳召開了橄欖油產品營銷推介會。會上,武都區展示由他們出產的九大類50多個產品,讓深圳各行業的企業家以及媒體大飽眼福。
武都區位於陝甘川三省交界,地處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白龍江中游,境內得天獨厚的光熱水土資源,被油橄欖專家讚譽為中國油橄欖最佳適生區。2011年武都區被中國經濟林協會授予「中國油橄欖之鄉」。
有 「液體黃金」、「植物油皇后」之稱的橄欖油,是迄今所發現最適合人體營養的油脂,具有極佳的天然保健功效、美容功效和理想的烹調用途,能促進血液循環,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小編了解到,武都生產的橄欖油均為特級初榨橄欖油,是用成熟的鮮果通過物理冷壓榨工藝提取的天然果油汁,天然酸度僅為0.37%,過氧化值小於10毫摩爾/升,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71%以上,這種就是級別最高、質量最好的橄欖油。
打造「中國橄欖之城」
近年來,武都區按照做大做強特色產業的戰略部署,制定出台了《關於加快油橄欖產業發展的決定》、《油橄欖產業發展扶持獎勵辦法》,區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油橄欖產業發展基金,並結合中央、省、市下達的專項資金,採取以獎代補的形式,支持能人大戶和企業拍買、承包荒山荒坡,鼓勵農民土地流轉,集中建設規模化、標準化油橄欖園,全力打造白龍江沿岸百公里高標準油橄欖林帶,全區油橄欖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武都油橄欖是全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富民產業。隴南武都區委副書記、政府區長肖慶康在推介會上介紹,截至目前,武都區油橄欖基地已發展到了36.2萬畝,占全國總面積的60%;預計今年油橄欖鮮果產量將達到1.97萬噸,榨油3000噸,可實現綜合產值10.73億元,
肖慶康區長還表示,隨著,國務院出台的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和省政府出台的支持隴南市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中,都把油橄欖列為重點扶持的特色產業,加之國內油橄欖消費市場持續增長,下一步,武都區將堅持綠色環保的理念,按照打造「中國橄欖之城」的目標定位,著力在擴規模、強科技、抓管理、舞龍頭、拓市場、增效益上下功夫,從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對油橄欖產業發展給予大力支持,通過「產、學、研」相結合,做大做強油橄欖產業,力爭到 2020年,全區油橄欖基地面積達到50萬畝,實現適宜區全覆蓋,鮮果產量達到45萬噸,加工橄欖油6萬噸,實現綜合產值75億元,著力創建全國最大的油橄欖生產加工基地和集散中心、價格形成中心和信息發布中心。
友誼之邦再續前緣
據悉,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深圳市被確定為隴南市武都區對口援建城市,深圳援建者以擲地有聲的誓言,雷厲風行的舉動,在武都大地詮釋著聞名全國的「深圳精神、深圳理念、深圳速度」,為武都區的災後重建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也與武都區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此次,2015隴南武都橄欖油營銷推介會的舉行,不僅僅是武都區與改革開放前沿的深圳再續前緣的橄欖夢,更是甘粵兩地共同期盼的中國夢。有關更多油橄欖的行業資訊信息請查看中國油橄欖行業研究與投資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