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都非常注重外在形象,整容行業也藉此拓展商機,微整形正得到越來越多愛美人士的青睞。分析人士認為,到2019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三大整形美容手術市場。
現今社會,受韓流的猛烈衝擊,公眾追求完美的極致心理愈演愈烈,不開刀、不動骨、創傷小,相較於大刀闊斧的「改頭換面」,短時間變美變年輕的微整形正得到越來越多愛美人士的青睞。
而在微信朋友圈內,各色「微整大師」也悄然出現,他們打著「國際機構認證」的旗號,沒有任何營業執照或許可證,就在美容院、美甲店、甚至居民樓內支一張手術台,為客人注射填充物。
「打一針就變美」「隆鼻除皺填充法令紋」「無毒害可吸收」……如今,微信朋友圈內微整形信息多如牛毛,其聲稱經過專業培訓,甚至赴韓國進修,產品都是國外進口,價格比正規整形醫院低很多,再配以幾張整形前後的對比照,讓不少愛美者「心中長草」。
近日,福州的林小姐經朋友介紹,結識了微信朋友圈內一位「韓國整形李醫生」,其聲稱只需2000元就可以注射隆下巴,注射地點在一家賓館內。
「主要覺得打針是小事,價格也比正規整形醫院便宜一些,所以就心動了。」林小姐說,這位「李醫生」自稱是一家公立醫院的整形醫生,而給她注射的是一種美國進口針劑,目前國內沒有出售。
林小姐一開始對注射效果很滿意,誰知一個多月後,她的下巴越變越長,最後竟成了「鞋拔子臉」。萬般無奈之下,她只好去公立醫院檢查。經診斷,林小姐是被注射了違禁藥品「自體細胞生長肽」,導致下巴增生,而目前國內並沒有允許將這種藥品進行整形填充。
非法醫療機構、非專業醫師、非合格產品,據業內統計,目前微整形毀容事件中,有九成來自「三非」,而微博微信正是「三非」整形的重災區。在微博上輸入「微整形」,相關用戶達上千名,多標榜自己為微整形美容師。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教育與管理分會副會長周展超告訴記者,一些「微整專家」帶著針管四處「走穴」,甚至約好時間到賓館、住家登門服務。事實上,在一些大城市的繁華商圈,存在大量「打黑針」的美容院。更多最新美容行業市場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美容及整容植入材料行業市場競爭力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記者了解到,如此這般的培訓班多是大班授課,學員中醫生所占比例僅為5%至10%,其餘多是非醫療美容行業的從業人員,包括美甲師、理髮店小工等。培訓時先用假人練手,接著學員之間互相在臉上練習打「美容針」和「瘦臉針」。
「整形醫生不能速成,操作者必須持有醫療執業資格證。」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副院長吳念說,醫療美容主診醫師相當於專科醫師的水平,按照規範的培訓標準,醫學生大學畢業後,需要繼續接受3年至5年的專科醫師培訓。目前市場所謂的醫療美容培訓機構不僅沒有資質,其所頒布的證書也不被衛生行政部門承認。
吳念介紹,2002年頒布的《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並未明確醫療美容主診醫師培訓機構的細則,只是部分地區結合當地實際制定相應規程,比如北京市衛計委在經過業內專家評議、認定後,明確一批三級甲等醫院可以作為美容主診醫師的培訓機構,培訓機構必須符合相關條件,包括師資、硬體、培訓大綱、培訓時間等。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技術標準與質量控制部主任劉琳琳說,近年來我國醫療美容,特別是微整形行業發展迅猛,但由於缺乏統一的行業規範,相關管理辦法滯後,監管部門職責不清,醫療美容出現管理真空,再加上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導致相關醫療事故頻頻發生。
「微整形不開刀、微創並不意味著風險降低。」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郭樹忠說,其要求操作者熟悉神經學、解剖學等多門學科,而不少非法機構使用的玻尿酸、肉毒素並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證的產品,一些機構甚至為消費者注射早已明令禁止的奧美定。
郭樹忠告訴記者,近兩年微整形事故在急速增長,僅他個人每月要收治20餘起微整形失敗前來修復的患者。「在修復過程中,我們發現患者注射物的層次混亂,有深有淺,取出時很麻煩。一些注射物長期殘存在體內,甚至誤入血管,造成局部血管堵塞,輕則毀容,重則引起失明甚至死亡。」郭樹忠說。
吳念表示,微整形本應由衛生行政部門監管,但由於許多微整形在美容院、美甲店或者酒店進行,論管轄權又歸工商部門管理。然而工商部門對醫療美容難以界定,且這些非法機構隱蔽性強、流動性高,在沒有充分證據的前提下,工商部門難以有效執法。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病理科主任孫建方提交提案,呼籲儘快修訂和完善《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儘快明確工商和衛生部門的監管職責,建議以衛生部門為主管部門,加強工商與衛生部門的信息互通,建立定期會議交流制度,堅決查處超範圍經營、非法行醫等行為。與此同時,提高整形美容行業的准入標準,對經營規模、設施設備、人員配備等作出明確的規定。
消費者也需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劉琳琳提醒,消費者要選擇正規的醫療美容醫院,在微整形之前,要和醫院簽訂合同,保留憑據、病歷、手術記錄等,做完手術繳納費用時,應當向機構索取發票。如果在美容院遭遇了不正規的美容手術,也可向衛生部門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