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產品根據幣種分類主要是人民幣理財產品、外幣理財產品以及雙幣理財產品;根據收益方式分類主要是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證收益理財產品。根據銀行和投資人二者之間的法律關係不同,主要分為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商業銀行承銷的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的期限往往與起投金額、風險、收益率有關。在監測的683款銀行理財產品中,投資期限在3個月以下的銀行理財產品中,最熱門的10款產品收益率集中於4%-4.2%之間;其中有8款不保本,7款來自五大行。
而投資期限在12個月以上的銀行理財產品,最熱門的10款產品收益率低至2.85%,高至4.7%,差別較大;其中有4款不保本,無一款來自五大行,多來自城商行。上述產品中,除民生銀行一款保本產品收益低於3%,其餘產品收益基本在4%左右。融360小編認為,這是因為相比於國有大行,城商行對大額資金的吸收意願更強,所以願意為長期理財產品提供更高的期限溢價。不過這對於投資人而言是局限,因為不在當地就無法購買。
記者認為,選購銀行理財產品要多家銀行橫向比較,風險偏好型投資人可以嘗試高門檻短期不保本理財產品「賺快錢」,用高收益抵消多次投資產生的費用;風險厭惡型投資人可以投資中長期保本理財產品,避免資金站崗的同時又可以保障安全。當然,要謹防「飛單」。
國債的期限問題比較簡單:一般來說,5年期要優於3年期。近年來,國債收益率一降再降,9月10日發行的國債3年期和5年期的利率分別為3.8%和4.17%。融360小編認為,在利率仍將處於下行空間的大背景下,選擇5年期可以提前鎖定高收益。當然,對於對靈活性有特殊要求的投資人而言,3年期國債也是不錯的選擇。
2016-2021年理財產品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數據顯示,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已持續數周跌破3.7%。雖然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持續走低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對於習慣購買銀行理財的投資者來說,即便繼續走低還是會買,畢竟相對安全嘛。然而,一則媒體曝出的消息卻稱,與收益率的萎靡構成鮮明對比的是,銀行理財業務手續費收入增長強勁,有的銀行的管理費甚至高得離譜。
這就讓許多人不理解了,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常常被告知「不收取任何手續費」,難道這些手續費是隱形的嗎?對此,姚太太仔細調查統計了一番,發現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會在出售時一次性收取一筆費用,雖然這筆費用的名稱五花八門,而且不同理財產品的收費金額和方式也不相同,但實際上,這就是一筆隱形的「手續費」。
查看理財產品說明書,或許就會發現,自己是被收取了一筆管理費,也有叫託管費或銷售費的。事實上,銀行在計算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時,大多已經將這部分費用考慮進去,也就是已經扣除了,這樣一來,表面上對於投資者來說的確是不收取手續費的。
有理財師表示,銷售費和託管費實際是銀行的固定收益,即不管這款產品掙沒掙錢,這筆費用都要收取。而管理費則是浮動收益,市民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獲得的實際收益往往是扣除銷售費用、託管費和管理費用之後的收益。至於認購費、申購費,目前大部分銀行是免收的。
「因此,大多數銀行理財產品的實際收益率都高於預期,但銀行通常不會特意提醒客戶。如果理財產品投資期內的實際收益率超過此前的預期收益率,超出部分的收益全部歸銀行所有。」業內人士建議,大家在選擇產品時,一定要仔細看產品說明書,儘量挑管理費較低的產品;如果銀行方面表示某款產品不需要管理費,那也要看清銷售費用和託管費用的收取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銀行理財產品外,配置基金、股票或別的理財產品時同樣需支付一定的管理費或手續費,這時也要擦亮眼睛,選一些費用較低或是沒有額外費用的產品,在最大程度上獲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