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日起,國家郵政局推行「快遞實名制」,除信件和已有安全保障機制的協議客戶的快件,以及通過自助郵局等交寄的郵件、快件外,一律要求對寄件人的電話號碼及相關身份信息比對核實後才能收寄。今年6月起,快遞實名製作為國家強制性行業標準正式實施。
但國標落實並不容易。超市、便利店等業態紛紛搭載快遞代收代寄服務,眾包物流還可以接受兼職快遞,「路人甲」都能當快遞員的現狀,讓寄件人更加擔心有信息泄露的風險,快遞實名制陷入名存實亡的尷尬。
但是近日,湖南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加強寄遞物流安全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寄遞企業收寄郵件、快件實行三個100%制度:100%先「驗視」後「封箱」、100%實名制、100%通過X光機安檢。
建立貨物安全檢查制度 相關資料保存半年以上
《意見》明確,寄遞企業收寄的郵件、快件(除信件外)必須100%實行先「驗視」後「封箱」,當面驗視內件,確認安全後加蓋收寄驗視戳記或者簽名;對國家明令禁止的寄遞物品、不能確認安全性的物品或者用戶拒絕驗視的,堅決不予收寄。
物流企業要依法與託運人簽訂運輸合同,規範管理簽訂長期運輸合同的用戶;要提醒委託人核實貨物是否屬於違禁品,並在營業場所、運輸單據上明示違規委託的法律責任;要建立完善在貨物運輸受理環節的安全檢查制度,相關安全檢查資料應保存6個月以上,防止偽報品名託運或者在普通貨物中夾帶違禁物品、危險品。
2017年元旦起物流企業實行全行業實名制度
《意見》要求,寄遞、物流企業要嚴格執行寄遞物流活動100%實名制,認真做好用戶身份查驗和身份信息登記工作。寄遞企業要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務,對除信件、已有安全保障機制的協議客戶或者通過自助郵局(智能快件箱)交寄的郵件、快件以外,一律要求寄件人出具有效身份證件並登記後方可收寄。
物流企業從2017年1月1日起,要實行全行業實名制度,依法對託運人身份信息進行查驗,認真核對並登記託運單位、託運人及託運貨物的品名、數量等真實信息,相關登記信息留存18個月以上。
寄遞、物流企業要建立信息資料庫,寄件人或託運人身份信息應及時抄登或錄入企業用戶信息庫,對業務流程實行全程計算機管理,實現對郵件、快件、託運物品的全程跟蹤和實時查詢,確保來源可追溯、責任能倒查、違法受查究。
寄遞企業配備的安檢設備 財政予以獎勵性補貼
《意見》強調,推動寄遞、物流企業全面落實安檢制度。寄遞企業要實施郵件、快件「層級分流、就地安檢」措施,100%通過X光機安檢。自2017年1月1日起,全省市州、縣市區所有收寄的郵件、快件必須就地安檢,未通過安檢查危措施的,不得發往下一環節。
無論郵件、快件大小,件件過機,存疑復檢;對安檢發現夾帶有禁止寄遞物品的郵件、快件,堅決阻斷在當地,決不能進入寄遞渠道形成現實危害。要在業務操作場所安裝視頻監控設備,寄遞企業監控資料保存時間不少於30天,物流企業不少於90天。
根據《意見》,從2017年1月1日起,各地新增加的寄遞企業配備的X光機安檢設備,由同級財政予以獎勵性補貼。
據悉,此次《意見》所出台的相關政策和規定,都將於2017年1月1日起正式開始實施。屆時,物流行業的亂象將得到有效監管和整頓,市場秩序也將進一步規範。更多相關物流行業資訊分析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物流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