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商務部等5部委已印發的《商貿物流發展「十三五」規劃》,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孫繼文在2月16日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規劃》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目標和「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目標相銜接,從網絡布局、現代化水平、政府管理和服務等方面提出了發展目標,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基本建立起高效集約、協同共享、融合開放、綠色環保的商貿物流體系。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賀登才指出:「加快發展商貿物流業有利於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引導生產,擴大消費,推動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規劃》的提出是提升商貿物流服務水平的客觀需要。」
孫繼文表示,《規劃》突出強調了量化目標,提出到2020年商貿物流成本明顯下降,批發零售企業物流費用率降低到7%左右,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考量:
一是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看,降低物流成本是「三去一降一補」的重要任務。近年來我國物流成本有所下降,2016年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重有望降到15%上下,但與已開發國家相比,物流成本仍然偏高。隨著我國經濟步入減速換擋、結構調整的新常態,資源環境約束強化,人工、租金成本剛性上升,支撐企業利潤增長的成本驅動模式難以為繼,企業利潤空間受到經營成本上漲、市場需求不旺的雙向擠壓,降低物流成本、擴大利潤空間成為企業主動應對市場環境變化、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著力點。
二是從需求側來看,降低物流成本有利於挖掘消費潛力。企業物流成本降低有利於促進產品價格回歸合理區間,為市場提供更加物美價廉的商品和服務,進一步挖掘市場潛在需求,推動消費市場供需匹配。
三是從規劃落實來看,7%左右的批發零售企業物流費用率目標具有較強的現實性和可操作性。《規劃》提出的各項任務和措施,特別是商貿物流網絡建設、標準化等七項重點工程有助於促進商貿物流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引導企業以成本和效率為中心探索轉型升級的突破口,提升產業競爭力。將批發零售企業物流費用率目標確定為7%左右,既與相關規劃相銜接,與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目標相一致,也符合我國經濟和行業發展現實需要。
據介紹,《商貿物流發展「十三五」規劃》著眼服務國家戰略,體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體要求,突出可操作性,從商貿物流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化、信息化、集約化、專業化、國際化、綠色化以及信用體系建設等九個方面明確了「十三五」時期的主要任務,提出了七大重點工程和五大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