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乳製品 資訊詳情
原奶市場產能平衡 進口衝擊原奶企業未脫困
 原奶 2017-01-01 11:03:31

  我國乳製品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原奶的需求,我國原奶的景氣程度對乳企的影響非常重大,接下來關注一下我國原奶行業當前的發展現狀。

  奶業已經成為了現代農業和食品工業中最具潛力和增長最快的一個產業。從2017年初《全國奶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出台,春節後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的發布,以及到近期奶業振興「五大行動」的部署,一連串明顯的政策信號無不體現了政府對奶業的高度重視。中國奶業正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奶剩周期結束

  原奶行業處於乳製品產業鏈的上游,下游需求與上游原奶供應之間有明顯的傳導機制(通過加工環節)。2014年以來的「奶剩」周期終於結束。原奶價格變化直接影響上游盈利能力,同時影響下游競爭烈度。原奶價格回升直接利好上遊牧業:企業銷售有望隨之回暖,量價均有提升空間。

  根據農業部公布的數據統計,目前國內原奶價格已明顯回升,從3.39元/公斤的最低點,上升至目前的3.54元/公斤,而這個價格也是2014年下跌以來的階段高點。與此同時,2016年國內規模以上乳企主營業務較同期增長了4個百分點,為3年來最大漲幅。農業部最新分析月報認為,目前國內原奶產能平衡,過剩已不復存在,奶業將進入上升趨勢。

原奶市場產能平衡 進口衝擊原奶企業未脫困

  從2009年開始,中國奶業進入了新一輪的奶業周期之中,在進口大包粉和國內消費疲軟的雙重衝擊之下,國內奶價快速下跌。農業部監測數據顯示,收購價格從2014年2月的4.26元/公斤迅速下跌至2015年的3.38元/公斤,跌幅超過兩成,而低價一直持續到2016年下半年才開始回升。

  「這一輪周期已經結束了,還不穩定,但奶業進入到一個新的上漲階段。」高級乳業分析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新希望乳業總裁助理林永裕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新希望在多省的收奶價格普漲,最高上漲0.5元/公斤。從原因上看,一方面由於前期乳價下跌,產量下降;另一方面與國內原奶收購優質優價帶來的成本上升,以及國外奶價進入上漲周期有關。

  事實上,素有國際乳價風向標之稱的全球乳製品拍賣價格,從2016年下半年已進入震盪向上的通道,8月份進口大包粉的成交價格為2731美元/噸,12月底已達到3568美元/噸,折算到岸原料奶為3.86元/公斤,超過農業部定點監測價格。雖然最新一次2月21日的拍賣價格有所回調,但全脂奶粉的拍賣價格依然保持在3189美元/噸。

  一直以來,中國乳業存在「奶荒—加大養殖—奶剩—倒奶殺牛」的惡性循環,此輪奶價上漲會否意味著新一輪奶荒周期的開始。

  宋亮認為,儘管國內奶牛存欄數減少導致產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由於規模化養殖比例的提升;以及國內乳品企業的國際化布局,實現了奶源國內外自由調配;都降低了國內奶源緊缺可能帶來的影響。目前大消費環境整體低迷,國際供應充分,未來出現奶荒的可能性並不大。

  不過周期依然存在。林永裕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國內原奶生產尤其是散戶和小規模養殖戶生產往往具有盲目性,當價格好的時候就會大量擴張生產,企業收奶是根據自身的產銷計劃。如果模式不變,想實現奶源趨於平衡、穩定並不現實。只有當中小散戶被淘汰,行業進入規模化養殖的時候才會相對平衡。

  事實上在這一輪洗牌之後,隨著中小養殖戶的退出,國內奶牛規模化養殖比重也明顯上升,據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馬有祥介紹,2016年我國奶牛規模養殖比重首次超過50%。

  原奶業復甦的同時,國內乳製品行業也迎來3年來最大增幅。記者從乳製品工業協會獲悉,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乳企主營業務收入3503.9億元,同比增長5.8%,較去年提升了4個百分點。

  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美菊表示,2014年,我國乳製品行業首次出現負增長,2015年雖然扭轉了下降的趨勢,但是依然處在困難階段,2016年下半年終於走出低谷。

  進口衝擊未減

  不過記者了解到,儘管「奶剩」周期結束,但目前國內原奶企業還未能脫困。

  目前奶業矛盾正在凸顯,一方面,進口大包奶粉價格持續低迷,並與國內呈倒掛趨勢,對國內乳品加工和奶牛養殖業衝擊明顯;另一方面,由於進口原料質優價廉,企業大量使用替代國內生鮮乳,進一步加深了上下游產業矛盾。

  據海關統計數據,2016年乳製品全線增長,進口數量增長20%,貨值68億美元,已占國內乳製品工業銷售總收入的16.5%。其中大包粉的進口總量為60萬噸,同比增長10%;液體乳進口增長38%,而附加值最高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進口量為23萬噸、31億美元,同比增長25%和22%。

  不過記者了解到,如果說上一輪大包粉進口衝擊的驅動是價格優勢,那麼這一次乳製品進口增長則是消費偏好的變化。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奶業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顯示,大量進口奶粉也已經影響到國內乳品企業的正常經營。國內大部分含乳飲料、酸奶製品、烘焙食品、糖果等基本採用進口奶粉作為原料。由於更多的企業轉向海外採購原料,這也導致國產奶粉減少生產,國產鮮奶大部分都壓給以常溫奶、酸奶為主的乳企。

  中國奶業面臨進口產品的衝擊,乳企一定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提升奶製品質量及價格優勢,中國人口基數大,人均消費能力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未來我國乳製品消費預期折算成原奶在6500萬~7000萬噸。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原奶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