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藥品 資訊詳情
公立醫院改革取消藥品加成 實現醫藥分業困難重重
 藥品 2017-01-01 18:00:41

  藥品本來只是醫療疾病的一個工具,其價格高低與醫療治療不應有直接利益關係,但是藥品加成的存在,等於給藥品附加了衡量醫生勞動價值的作用,造成了「會看病不如多用藥」的奇怪現象,從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看病成本。

  公立醫院改革取消藥品加成

  國務院辦公廳4月18日發布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其中提到,2012年將會以縣級醫院為重點,選擇在300個左右縣(市)開展縣級醫院綜合改革試點。調整醫藥價格,取消藥品加成政策。

  據2017-2022年中國藥品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介紹,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發〔2009〕6號)和《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2〕11號)精神,以建設符合我國國情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核心,堅持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基本原則,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中西醫並重的方針,保持醫改基本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著力在加快健全全民醫保體系、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積極推進公立醫院改革三個方面取得重點突破,統籌推進相關領域改革,保持醫改良好勢頭,為實現「十二五」階段性改革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要點》明確,省、市、縣三級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全面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城鄉居民電子建檔率達到93%。新增50000張養老機構床位,新建2500個城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為全省200萬名困難家庭失能老人和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同時,免費開放202個圖書館、206個文化館、4578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完成2500個貧困村文化室建設,新建村級農民體育健身設施1000個,公共體育場館向群眾免費開放體育鍛鍊1400萬人次。此外,《要點》還提出要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獎勵機制,統籌安排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獎金用於基本公共服務等支出。

公立醫院改革取消藥品加成 實現醫藥分業困難重重

  實現醫藥分業困難重重

  「按照新一輪醫改的思路往下走,取消藥品加成的下一步應該是真正實現醫藥分業。」南京中醫藥大學經貿管理學院院長田侃表示,醫藥分業既是國內認同的改革方向,也有成熟的國際經驗可尋,但在實際推進中遇到了現實困難。

  專家表示,國際通行的所謂醫藥分業,是指醫師對患者有診斷權和處方權,藥師有參與臨床藥物治療權、審核和調配處方權;在這種職責分工的基礎上,醫院不設門診藥房只設住院藥房,門診患者憑醫師處方自主選擇社會藥店購藥,醫院通過醫療技術和服務收取費用,藥品收入占醫院收入的比重很小。醫藥分業既可以避免因醫生與藥品處方存在利益關係而衍生的大處方問題;也會通過藥師對處方的審核和調配,使藥品使用更趨於科學規範。

  改革期間,我國也在引導實施醫藥分業。2014年,商務部、國家衛生計生委等6部門聯合發文鼓勵採取多種方式推進醫藥分開,提出在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探索由規模較大、質量控制嚴格、執業藥師藥事服務制度完備、誠信記錄好的零售藥店,承擔醫療機構門診藥房服務和其他專業服務;逐步形成醫師負責門診診斷,患者憑處方到醫療機構或零售藥店自主購藥的新模式。

  「但是,由於各種先天不足和機制扭曲,我國真正實現醫藥分業困難重重。」管曉東認為,高水平藥學專業人員嚴重短缺,具有醫保資質的社會藥店數量有限,這些都導致公立醫院外流的處方很難被有效承接;而「在我國醫療服務收費體系甚至社會分工中,歷來缺失專業藥學服務價值的體現,更是一個一直被忽視的重要原因」。

  與之相關的是,我國醫療行業一直沒有設立處方審核調配、指導臨床合理用藥等專業藥學服務收費項目,在醫改推進過程中也沒有對此加以體現。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