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國酒店住宿行業銷售收入高達6770億元。隨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跟團旅遊不再是唯一的選擇,大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更加個性化的自由行路線,在住宿方面,也一改酒店稱霸的局面,滿足多樣化需求的民宿應運而生。以下對住宿競爭分析。
雖然目前我國酒店住宿業的市場規模較大且仍在逐年增長,但其增長速度已有所減緩。住宿行業分析指出,2011年,我國酒店住宿業市場規模的增速為17.19%,但2012年我國酒店住宿業市場規模增速大幅降至5.36%後,其同比增速維持低位震盪;2019年此一數據已降至2.72%。
隨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跟團旅遊不再是唯一的選擇,大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更加個性化的自由行路線,在住宿方面,也一改酒店稱霸的局面,滿足多樣化需求的民宿應運而生。現從三大狀況來了解住宿競爭分析。
2019年上半年,共享經濟領域的途家集團螞蟻短租和小豬短租先後在民宿市場進行了新嘗試,期望在競爭中獲得更大的市場占有率。住宿競爭分析,旅遊住宿全面升級,作為其中重要組成部分的民宿短租,將從以依託平台流量為主的「草根民宿」時代進入由口碑傳播主導的「品牌化」時代。
雖然民宿市場已經從平台化競爭轉向品牌競爭,但也在不斷暴露新問題。住宿競爭分析,在資本運作方面,民宿空置率比較高,市場運營爬坡期比較長,導致資金回籠比較慢,而且無健全融資渠道,導致品牌擴張困難。
住宿競爭分析,怎樣維持民宿的持續性發展,是民宿從業人員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如果能與多元化的文化、藝術、鄉村環境等因素結合,將政策、法律、金融體系等作為市場支撐,構建多業態、良性循環的產業生態圈,則可以為民宿提供一個健康的發展途徑。
未來民宿行業會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隨著眾多玩家的進入以及各地民宿政策的出台,一些不專業的玩家會退出市場,專業機構則會占據更多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