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 內容詳情
假肢行業製作技巧分析
 假肢 2015-12-15 13:21:41

  隨著3D列印在全球範圍的快速發展,國內3D列印市場規模在未來幾年內將達到100億元左右,市場潛力巨大。近兩年,3D列印技術從銀幕走向現實世界,開始在各個國家各個領域伸展拳腳,3D列印技術在醫學領域的新應用也是層出不窮。3D列印假肢也在這一「浪潮」下應運而生了,那麼假肢的製作技巧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假肢行業製作技巧分析

假肢行業製作技巧分析

  製作過程技巧:

  這個3D列印假肢,由汕頭大學醫學院研究生徐貴升醫生及其團隊共同研發設計、製作,是國內第一個實用型3D列印假肢,整個過程需要對孩子的傷情進行跟蹤分析。

  ♦列印:首先收集小孩腕關節缺失部分的信息數據,然後通過電腦設計出假肢的三維模型,再使用3D印表機各個部件,完成最後的組裝後即可穿戴。

  ♦調試:組裝中,要對各部件不斷反覆修改設計和試用,製造出一個適用於幫助該小孩完成簡單操作的假肢。

  ♦提升:想要實現精細動作,還需要通過科學研究以及使用者的反饋進一步改進技術、功能、外觀和舒適度。

      更多假肢行業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假肢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假肢相關研究報告
假肢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