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晶釉是指釉內出現明顯粗大結晶的釉。它是一種裝飾性很強的藝術釉,源於我國古代的顏色釉。結晶釉區別於普通釉的根本特徵在於釉中含有一定數量的可見結晶體(即我們所能看到的釉面上或釉中的晶花)。下面進行結晶釉發展前景分析。
結晶釉的晶花可大可小,可多可少,大的肉眼能見,小的需用顯微鏡分辨。 還可通過人為的方法,來合理控制晶花的分布。形狀有星形、針狀或花葉形等等。作為一種高級陶瓷藝術釉,結晶釉美麗、新穎的自然晶花,及其外觀的多種多樣、色彩的繽紛,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效果,深受國內外用戶的歡迎。
按晶形形態,可分為天目、雨點、茶葉末、鐵鏽花、菊花狀、放射狀、條狀、水花狀、星形狀、松針狀、螺旋狀、閃星狀、粒狀、菱角狀、羽毛狀等結晶釉。
按產品分類,可分為陳設陶瓷結晶釉、建築陶瓷結晶釉和日用陶瓷結晶釉。
按釉料加工處理方法,可分為生料結晶釉和熔塊結晶釉。
按燒成溫度,可分為高溫、中溫和低溫結晶釉。
按晶體大小,可分粗結晶釉和微結晶釉兩大類。粗結晶釉可憑肉眼看見,大的直徑可達12cm,表面為完全或部分發達的眾多結晶所覆蓋,或結晶在釉表面的下部,封閉在玻璃質基體之中。此種釉即為所謂典型的結晶釉,矽酸鋅結晶釉即屬此類型,金星釉亦屬此類型。微結晶釉結晶很小,猶如天空星星一般,有的不用顯微鏡放大則看不出來。結晶形態基本上為針狀、板狀或微小的球狀。
結晶釉顏色紛呈,美麗新穎,按結晶釉的色彩,分為白色、黑色、黃色、藍色、變色等結晶釉。
但最常用的分類方法還是按所選用的結晶劑來分,可分為鐵繫結晶釉、矽酸鋅結晶釉、矽酸鈦結晶釉、矽鋅鈦結晶釉、錳結晶釉、砂金石釉等。但使用最多的是矽鋅礦2ZnO·SiO2系統。
通過對結晶釉發展前景分析,自兩宋燒制出微晶鐵結晶釉,上世紀末期,塞格爾制陶所、哥本哈根制陶所燒制出鋅結晶釉、柏林國立制陶所燒制出鈦結晶釉後,至今,沒有出現實質性的突破,可以說,結晶釉技術的發展道路還沒有完全拓開。
為了拓開結晶釉技術,不能只把結晶釉作為孤立的對象進行研究。結晶釉也是以陶瓷釉為基礎的,因此,要對普通陶瓷的技術進行廣泛的研究。要研究成瓷機理,釉料的配製、燒成方法及其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