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店 內容詳情
藥店發展前景
 藥店 2018-05-29 09:24:13

  藥店是指零售藥品的門市。藥店銷售催眠藥、感冒藥、瀉藥、退燒藥等各種藥品,以方便人民群眾購買藥品, 以利於人民群眾健康。以下對藥店發展前景分析。

  藥店發展短處

  藥店的發展,在經歷限制開辦到放開開辦的過程中,吸引了大量的民間資本進入,一時間,各地藥店紛紛開業,甚至出現了「藥店多過米店」的局面,並且出現了扎堆經營的現象,有時在一條街上並排開著多家藥店,但同時在城鄉結合區域和廣大農村又存在藥店分布少,藥品品種單一的局面。

  我國藥店的經營管理水平就總體而言還處於初級階段,具體表現在:經營品種無特色、千店一面;定位錯置;一哄而上、大幹蠻幹、風險意識淡薄;競爭手段單一、以價格競爭為主(虛假的「降價」策略往往使經營成本和收益秩序出現混亂);配送中心的作用和功能不被重視,難以形成真正的連鎖經營體系,因而難以發揮連鎖經營的優勢。

  隨著GSP工作的開展,部分低於40平方米的藥店被淘汰出了藥品零售市場,但是仍舊有很多藥店的面積在100平方米以下,且品種數量大多低於1000種,缺乏市場的競爭力;對於連鎖藥店來說,我們的規模就更小了,例如:目前國內最大的連鎖藥店門店數只有數百家,最大的零售連鎖藥店一年的銷售額只有幾億元,全國14萬家零售藥店的藥品銷售量只占市場總量的15%;而美國最大的連鎖藥店CVS就有4100多家門店,藥品年銷售額達到200多億美元,幾乎占美國年藥品零售額的1/5。

  藥店發展前景

  全國藥品銷售數量增速回暖,零售端占比穩定在20%。2016年中國醫藥七大類商品銷售總額為18393億,而增速開始回暖至10.4%。零售業營收占比穩定在醫藥流通業整體的20%左右,達到3679億規模,增速9.5%。據預測到 2020年中國OTC市場規模將位居世界第一。2016年醫藥工業、醫保支出增速約為11%左右,未來在占醫藥消費70%的醫保支出增速控制在10%左右的政策指引下,醫藥零售業內生增速估計也將維持在這個水平。

  由於全國性大連鎖的上市融資(主板和新三板)和各種資本(工業資本、PE、VC、民間資本)的進入,中國連鎖併購進入井噴期,併購事件層出不窮,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只要是搞市場經濟,競爭不可避免,只要有競爭,市場集中度就會提高,這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規律,任何行業都是如此,只是連鎖藥店行業這幾年比較突出(其實工業的併購更多)。

  筆者預測,集中度提升的趨勢將是這樣的:真正的全國性連鎖會有5-8家,筆者認為真正的全國性連鎖每個省都應有自己的3-5家分子公司,銷售應該過200億元以上,目前國大、一心堂、老百姓、益豐、海王星辰等五家全國布局的連鎖,但還達不到全國連鎖的真正定義。接著大參林等也會很快上市。2018年,連鎖藥店的併購行為更加洶湧澎拜。

  對於未來的市場空間,業內有兩種判斷結論:一種相對保守,估計到2020 年末,中國零售藥店市場份額或占整體醫藥行業的25% 以上,對應的是定點藥店處方外配模式,即藥品下沉基層後,患者依據處方選擇購藥地點,分流到社會藥店量較多;一種相對樂觀,認為可以搶占37%的市場份額,對應的則是醫療處方流轉模式,即未來分流到社會藥店的藥品銷量來自於醫院和部分基層渠道,社會藥店機遇較大。

  儘管前景光明,但我們面對的卻是局面卻不容樂觀:過去3年,中國零售藥店渠道複合增長率低於整體醫藥市場平均增速,而且分級診療的政策短期內將利好社區醫院,其增幅遠超零售藥店。

  中國的藥店模式作為全球的三大模式之一,承載著自我診療的重大使命,隨著人口老齡化、城鎮化進程和對健康的關注度提升,藥店行業的噸位不斷攀升,品牌化、集約化、規模化成為必然!未來藥店發展也將一片藍海!以上對藥店發展前景分析。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藥店相關研究報告
藥店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