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醫藥工業、醫保支出增速約為11%左右,未來在占醫藥消費70%的醫保支出增速控制在10%左右的政策指引下,醫藥零售業內生增速估計也將維持在這個水平。以下對藥店發展前景分析。
網際網路+藥店時代,線下藥房打造自己的網店
2016年天貓醫藥館叫停包括1號店在內的三家三方藥品網售平台,意味著藥店若想進行網上售藥,就需要打造自己的線上平台。
電商衝擊零售市場的大環境下,促使線下實體藥店逐步開啟網際網路+藥店的4.0時代,許多大型連鎖藥房如海王星辰、老百姓大藥房等,都建立了自己的網售平台,形成線上線下雙渠道銷售的模式。
藥店行業連鎖化率不斷提高
現狀:數據顯示,全國目前擁有藥店44.6萬家,有連鎖企業5600多家,連鎖門店22萬家,單體店22.6萬家,連鎖化率接近50%。
趨勢:隨著藥店經營範圍的拓展和門店運營成本的增長,沒有集約化的規模支撐,單體店存活非常困難、國家政策的支持,尤其是資本的介入,都在助推藥店的連鎖化程度的不斷提高。
醫藥零售連鎖率提升,整合大幕拉開
零售藥店集中度低,整合空間廣闊。截至2015年,全國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共4981家,零售藥店門店總數達 44.8萬家,連鎖率45.7%,較上年上升6.3個百分點。其中,銷售前3位企業銷售額僅占全國零售市場總額的 6.7%,前100位占28.8%,明顯低於醫藥流通同期數據33.5%和68.9%。對標美國2013年醫藥零售CR3即已達89%,醫藥流通CR3高達96%。認為零售藥店集中度低,存在廣闊的整合空間。
機遇期的發展分層
對於未來的市場空間,業內有兩種判斷結論:一種相對保守,估計到2020年末,中國零售藥店市場份額或占整體醫藥行業的25% 以上,對應的是定點藥店處方外配模式,即藥品下沉基層後,患者依據處方選擇購藥地點,分流到社會藥店量較多;一種相對樂觀,認為可以搶占37%的市場份額,對應的則是醫療處方流轉模式,即未來分流到社會藥店的藥品銷量來自於醫院和部分基層渠道,社會藥店機遇較大。
大健康時代來臨,藥店提供更多專業化服務
大健康時代的兩「大」:人群大,男女老少都開始注重養生保健的消費,為醫療保健藥品提供潛在市場;範圍大,大健康的「健康」不再是單純的身體健康,還包括健康的心理、生活、飲食等多個方面,衍生出藥店+保健品,藥店+化妝品,藥店+健康食品等多種經營模式。
中國的藥店模式作為全球的三大模式之一,承載著自我診療的重大使命,隨著人口老齡化、城鎮化進程和對健康的關注度提升,藥店行業的噸位不斷攀升,品牌化、集約化、規模化成為必然!以上對藥店發展前景分析。